大运河畔西望村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东麓,受蜀山这块紫砂热土的渲染,自明朝起西望村就开始紫砂陶的制作生产了,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代不乏人。涌现了范章恩、范鼎甫、范大生等诸老,都是名震一时的大家。其中尤以生于同治末年的范大生技艺最为精纯,其创作的《一棒鹰》雕塑作品在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四方隐角竹顶壶》、《合棱壶》等作品成为传世佳作。
现在的西望村传统的紫砂产业方兴未艾、欣欣向荣,全村有95%的农户从事紫砂产业。
“家家捶泥,户户弄陶”。西望村村风淳朴、村容整洁、村民文明,是江苏省卫生村。2009年,由西望村党总支部、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以陶瓷紫砂为合作内容和全省首例以农民手工业为基础的丁蜀镇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制作基地+大户+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为社员进行制作技艺培训、组织产品交流、统一品牌制作、统一市场营销等手段,组织社员抱团闯市场,联手致富,当年就使西望村的紫砂产值突破1亿元,户均紫砂收入超过10万元,西望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紫砂专业村。合作社的带头人范泽锋和范伟群,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把前辈们的紫砂制壶技艺薪火相传,而且睿智地把从事紫砂陶制作的乡亲们集约化地带向祖国四面八方,带向国际市场,确保西望村的紫砂陶产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达到繁荣西望村紫砂经济,大幅度增加村民收入的目标。
范泽锋不仅是合作社的创办人之一,也是西望村的村支部书记,更是青年辈的才俊,紫砂界杰出代表。范泽锋,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又名哲丰,字文成,范蠡后人,自少便步入紫砂艺坛。拜鲍志强、张庆臣、范伟群等前辈为师。佳器迭出,在国内外各类紫砂艺术大赛中屡获殊荣。
范泽锋才情横溢又个性鲜明,在紫砂壶艺的创造过程中,注重与书画名家合作,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恰如其分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独特视角里奇思巧构,化古而创新,为作品注入鲜活灵性,将壶艺至高追求“形、神、气”三者融为一体,名工名士壶,相得益彰,徒增了茗壶的文化内涵和身价。其作品,可谓具有“精八级,心游万仞、对物通神”的灵感和想象力,造型张弛有度,肖形状物,理趣皆备,实为匠心独具杰作,其所制之器集品饮功能、造型、诗词、绘画、书法、金石融为一体,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大者端庄遒劲,小者清逸隽秀,刻镌或飞舞或沉着,节奏有序,画意诗情中渗透着浓浓的紫砂情怀,堪称当今紫砂陶艺作品中的典范,亦成为紫砂茗壶收藏家门追索求藏的珍品。
对于紫砂,范泽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紫砂好坏与喝茶有关,与艺术欣赏有关;紫砂壶不追求是手工还是模具,而是追求怎样把壶做好。模具只是一个工具,有些壶的造型适合手工做,有的则必须要模具来辅助。他对紫砂的观点新颖,发人深思。作为紫砂界的青年杰出代表和西望村的领导者,范泽锋思维开阔,擅于思考,敢于创新,睿智而才华横溢,他带领着全村迈向一个辉煌的时期。(吉维明 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