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画出美好新生活
凝聚正能量 建设上水平
“把民间艺术带回家”
山东省图为留守儿童传亲情
西安将丰富残疾人文化服务
“歌华营地”落户中华世纪坛
五台山佛教文化促进会成立
《别无选择》表现百万围涂人
霸州华夏民间收藏馆成“河北省服务名牌”
春光独好 新意独具




 中国文化报 >  2013-02-0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东丰农民画家刘丹办起农民画学校,许多学员一年靠画画收入三四万元,农闲时做画的也能收入一两万——
画出美好新生活

    刘丹指导农民画创作。 常雅维 摄

    本报驻吉林记者  常雅维

    “一幅画一个东北民间故事,画风质朴,有着浓重的关东情结。”吉林两会期间,记者遇到东丰农民画家刘丹,一见面他就给记者讲起了农民画。作为新委员初次参加省内两会的他虽然没有发言,但是他以农民画带领村民致富,让一个农民画学校年收益达到200多万元,备受委员们的关注。

    会后记者受邀随同刘丹驱车一个半小时,从长春出发赶到已经年味儿十足的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

    家中画画 相当于在城里找了份儿工作

    刘丹的农民画学校是一座5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整洁简朴中带着乡土味儿,前后都是白雪覆盖的田野。记者走进这个农民画培训学校的时候,已经是晚饭后了,在楼上宽大的教室里,长长的桌案上有十几位村民在认真地描画着。

    “每天8点多钟人就陆续来了,平时总有二十几号人,赶上培训就二三百人。”今年58岁的学员王树访正在画着一幅《尝农家饭菜》,小炕桌上的小葱、大酱、大饼子、小白菜和正在吃得津津有味的客人跃然纸上。王树访告诉记者,他跟着刘丹学画已经4年多了,平时在家里画,有新人需要指导而刘丹忙不过来时,他就帮着照看一下。他们这些学员的画都让学校回收了,眼神好的年轻人一年收入三四万元很正常,像他这样一边种着地,闲下来时画点儿画,不贪黑不起早、不操心不费力,每年也能收入一两万块钱。

    20多岁的学员李鹤是从德惠赶来学习的,晚上就住在刘丹给学员准备的宿舍里。李鹤告诉记者,老师不收学生一分钱学费,住宿也免费,只交5元钱的伙食成本,自己学成后就把画画当成工作了。

    曾4次获得全国农民画大赛大奖的于海群画的狗拉爬犁栩栩如生,她学画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她对记者说,刘丹老师每年开办5期农民画学习班,每期半个月集中学画,其余时间随来随学,学员都是慕名而来的,村里村外远近都有,晚上回不去的就住在这里。刚刚学会的新手每个月靠画画收入2000元不在话下,农民守在家靠画农民画就相当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有的学员还因画得好而被县里的农民画馆聘用,成为公职人员。从2004年刘丹农民画学校开办以来,专职培训共计3000多人,随来随学的不计其数。

    “两千元买来十年痛”

    说起刘丹是怎样把农民画发展成小村庄文化产业,刘丹告诉记者,他曾经卖过雪糕和棉花糖,1992年借钱开了个美术装潢部,做玻璃喷砂工艺,他把小时候学会的农民画喷在玻璃上非常受欢迎,2003年他成立了农民画创作室。2004年他所在的东丰县政府发现了他的才能,为了支持他带动农民致富,聘任他做乡镇文化站站长,从此他成为公职人员,每年还接受政府4万元的资金扶持。刘丹说:“政府的支持让我感到肩上担子很重,所以下决心要为农民画找到市场,让村民用一技之长来共同致富。”

    他在组织农民学画的同时开始在县里举办展览。一次画展中长春南湖宾馆订购了670幅农民画,让刘丹和他的学员们振奋起来,从此他把培训学校注册成企业,走上了文化产业致富的路子。

    创业之前有过一段让刘丹不能忘怀的经历,他说是“两千元买来十年痛”。那是1996年,在北京举办全国美术作品展时,他的一幅《鸳鸯戏水》让一位日本人看中了,开价2000元,他喜出望外,从此走上了去北京卖画的路,可是10年间跑北京卖画,经常是卖不出去画又没钱回家,吃尽了苦头。而今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计划地在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大钟寺等地开设3个销售点,尽管价格不高,但是他们的作品找到了市场,也吸引了国内外的很多客商,他通过全国各地的展会,以及网上推介,把东丰农民画打出了名气。在文博会、世博会上,刘丹的作品屡屡获得金奖,他的学员也不断获奖。

    希望作品能给人一种精神力量

    “这幅画叫《关东三九》,画的是东北的农村,三九天在炕上升起小火盆,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老头儿抽着烟,老婆儿纳鞋底,儿子、媳妇、小孙子其乐融融。”在2012年北京文博会上,刘丹现场作画,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一位美国老太太好奇地问他画里的内容,他这样给大家讲述。

    刘丹把农民画市场打开了,他的画卖到了每平方尺5000元,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日本、新加坡、泰国及我国台湾,国内外市场经常供不应求,可是当一位美国的小姑娘打来越洋长途说,她的奶奶病危了,一看到这栩栩如生的农民画就很有精神,刘丹马上把画好的3幅画快递给了病人。他说:“如果自己的作品能给人一种精神的力量,就感觉实现了最大的价值。”

    如今,在刘丹所在的南屯基镇红榔头村,农民画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手段,在他所在的东丰县,农民画也蔚然成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