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人旗)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蔡武在介绍情况时表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科学发展路子,对同类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据了解,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在总结甘肃发展经验,发挥甘肃文化资源优势,抢抓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历史机遇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把甘肃建设成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文化创新的文化大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子。
蔡武表示,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努力把现有的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后发赶超,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甘肃省的文化跨越式发展,而且有利于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科学发展的路子,对同类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文化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协调,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帮助和倾斜,全力支持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王三运介绍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甘肃省继兰州新区之后,又一个摆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必将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甘肃将通过保护文化资源、强化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三项措施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群众文化需求结合起来,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加快文化大省建设。
据介绍,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上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2012年至2015年为第一阶段,编制出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至2020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工作布局上,甘肃省将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指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