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友
“文化强国”这个词语牵动着国人的心,今年两会期间,记者在黑龙江省代表团驻地采访时发现,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谈起文化强国有着说不完的话。
翟友财代表: 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
翟友财是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乡团结村水稻协会负责人,这位来自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对文化建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些年来,他靠着党的好政策赚到了钱,当他看到当地文化建设急需资金支持时便慷慨解囊,每年拿出30万元举办密山市春晚,拿出20万元在元宵节燃放烟花,还拿出50万元扶困助学。这些善举一做就是多年,累计帮扶资金近千万元。在翟友财的带动下,密山市很多有识之士也加入到了支持文化建设的队伍中。
翟友财说,国家好比是大树,文化就是树根,根系发达了,枝叶才能茂盛,这就需要我们对树根尽心尽力、施肥浇水,文化强国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翟友财呼吁,应当建立各级文化发展基金,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特别是要对那些能够做大做强的群文品牌和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扶持,为文化走出去打基础。
关彦斌代表: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强国离不开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强有力的支撑,而满族文化博大精深、渊源久远,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关彦斌说。
本身就是满族人的关彦斌,多年来为满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成立了协会组织、创办了刊物,还多次协办、赞助大型文化活动。关彦斌说,黑龙江有近百万满族人,是满族的发祥地,友谊县有1800年前的挹娄王城——凤林古城;牡丹江的宁安渤海镇,有唐代渤海国国都的遗址;哈尔滨市阿城,是女真人崛起的地方,女真人在这里建设了规模宏大的金代第一都城——金上京会宁府。我们应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大潮流,打造一批有鲜明满族风格的特色独具的旅游景点。
杨天夫代表: 制定目标做好每件事
杨天夫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泰富电气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对农村和基层文化建设十分关注。杨天夫说:“当我看到很多农民在一起开心地扭秧歌、跳舞做操、唱歌画画时,我从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农民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综合素养提升了,这才是当代中国的农民。”杨天夫强调,文化强国是一个很远大的奋斗目标,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要戒骄戒躁,不能急功近利。他建议制定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在全国形成文化强国发展体系,并且细化到做好每件事。
费聿玲代表: 从教育抓起 从学生抓起
“文化强国要从孩子们抓起,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这样的理念:文化的强大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小学校长费聿玲说。
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黑河小学的学生来自国内以及俄罗斯、越南、乌克兰等国家。孩子们在这里除了学习语言,还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学校成立了以中国学生为主、多国学生参与的扬帆艺术团,该团多次为世界各国的朋友演出。费聿玲建议,要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中国文化就必须走出去;应当制定文化培训计划,从教育抓起,从学生抓起。
那辉代表: 多培养基层文化人才
“文化强国需要人人参与,为文化建设做点实实在在的事。”黑龙江省安达市劳转办工人那辉说。那辉介绍,这些年来,安达市的文化建设有了质的变化,群众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文化产业逐年上台阶,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全覆盖。“这都是我看到的,在广场、在礼堂、社区文化室,每天都能看到手拿各种乐器吹拉弹唱的人们。就连我这个平时不怎么喜欢运动的人,也架不住秧歌队和健身操的诱惑,主动加入到里边。”那辉认为,文化强国离不开人才,因此,她建议,国家要多培养文化建设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基层和农村的文化人才,通过实施文化人才战略,为文化强国的早日实现打下基础。
梅章记代表: 让文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近年来,黑龙江省双城市老村长酒业拿出上千万元支持文化产业,为黑龙江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该公司生产部经理梅章记告诉记者,文化强国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经济,特别是离不开文化产业,就拿欧美一些国家来说,他们的文化产业很发达,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出,其文化理念已影响到我们的一些青少年。比如,美国的大片多数用的就是文化加科技模式,通过大画面、夸张的情节和吸引眼球的技术手段,征服了我们的大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梅章记建议,国家应当拿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制定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强有力的市场运作,让我们的文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