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飞
本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为不同寻常的人迹而使海龙囤愈发诱人,400年来,凭吊者络绎不绝。人们都知道,这处珠联璧合的奇观毁于1600年的平播战火,而其兴于何时,却一直少人问津,静待来者。
在传世文献里,海龙囤之名最早见诸明人的著作,但几乎都是与杨应龙和平播之役联系在一起的,如亲历平播战事的明军统帅李化龙所作《平播全书》,贵州左监军杨寅秋的《临皋文集》等,均未论及建囤事。这直接影响了后人对海龙囤的印象,以为海龙囤就是杨应龙的海龙囤。
杨应龙对此显然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不敢贪祖功为己有。尚存的朝天关、飞龙关匾额铭文,都强调了杨应龙只是“重建”,并非创始人。在《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里则表述得更为明确:“夫龙岩囤者,乃播南形胜之地也。吾先侯思处夷陬,不可无备,因而修之,以为保障……今重缉之,以为子孙万代之基,保固之根本耳。”而到底是哪位“先侯”所创,却并无交待,或许杨应龙自己亦不了然。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引旧志称:“海龙囤为杨酋穴垒,在治北三十里,四面斗绝,后有侧径略一线,今居人尚不知通于何所。故老相传,昔白龙太子据此,今为白龙寺。”白龙太子何人?同书又记:“三抚,姓赵氏,鄱阳人,乾符初,播有白龙太子之乱,其父当寨团练使,偕杨祖平之。”则白龙太子为唐人。当地民间传说白龙太子为播州大盗,海龙囤老王宫即其宫殿。这段流传至今的“故老之言”,把海龙囤的始建年代推至唐末。宋濂《杨氏家传》称杨氏始祖杨端入播后“迳入白锦高遥山,据险立寨,结土豪……为久驻计”。可见,“据险立寨”是杨氏一贯的实践,海龙囤建在唐末未尝不可。海龙囤侧的养马城,即被认为系杨氏在唐末的牧马之地(乾隆《贵州通志》)。
但这一基于传说的推论,显然根基不稳,历史的谜底并未因此而揭开。
时间来到1972年。这年春天,应龙“先侯”杨氏第15世杨文、第22世杨升、第23世杨纲和第25世杨爱四人的墓葬在贵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发现。这次发掘的一大发现,是使原立于杨文墓前的“神道碑”得以重见天日。
“杨文神道碑”第一次阐明了杨氏的华夏根源,以别“蛮夷”,并重点叙述了碑主杨文的生平,可与《杨氏家传》对看。两相结合,(杨)文系(杨)价子(杨)粲孙,杨氏第15世主播者。碑文记杨文生时,其母得异梦,生而敏慧,颇得祖父杨粲之爱,常弄孙于膝。南宋绍定年间(1228年至1233年),杨粲去世,杨价袭职,即以播政委托年轻的杨文。不久后的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汗国联宋灭金,随即挥兵南下,其所采取的由西而东迂回包抄南宋的战略,使川渝一隅遂成前沿,战事频仍。在此危急时刻,杨价父子曾遣兵北上,数解蜀难。淳祐三年(1243年),杨价去世,杨文开始主播。
“杨文神道碑”又记,宝祐五年(1257年),随蒙军出大理,一路向东挺进,播州告急,杨文驰奏,上令节度使吕文德入播,与杨文会,约“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于是(筑)龙岩新城”,并深入闽地,风谕“群蛮”共御蒙元。结合《严禁碑》可知,此“龙岩新城”正是海龙囤。碑文明确陈明,海龙囤乃应龙“先侯”杨文在1257年所创建。
碑文的记载是否可信?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的记载。《宋季三朝政要》:宝祐六年(1258年)正月,“鞑靼兵犯安南,田应寅乞屯泸、溆,援思、播。乃修筑思、播关隘,调兵防播州支径”。《宋史·理宗四》:宝祐六年(1258年)正月,“诏枢密院编修官吕逢年诣蜀阃,趣办关隘、屯栅、粮饷,相度黄平、思、播诸处险要缓急事宜,具工役以闻”。四月,“诏田应己、思州驻劄御前忠胜军副都统制,往播州共筑关隘防御”。七月,“吕文德入播州,诏京湖给银万两”。所记的是随蒙军东进,思、播两州告急,向宋廷乞援,于是修筑关隘,并派人敦促的史事,与碑刻所记吻合。文献还记载播州因在思州西,首当要冲,遂诏思州田氏来播共筑关隘,同时朝廷拨给白银万两诸事。可见,海龙囤是在蒙元进逼、播州吃紧的危急时刻,朝廷应地方所请诏思播军民共同修筑,又拨给银两并派人督办的一处防御工事,是国家意志的产物,而杨文无疑是这一工程的重要执行人。
数年后的咸淳元年(1265年),杨文病逝,葬在高坪。杨文墓是一座同冢异穴的石室墓,硕大封土下,三室并联,杨文居中,妻田氏居其右,其左一室较小,内出孩童遗骸,所葬者可能为杨文某子。发掘时,“杨文神道碑”已经断为三截,中截出于杨文墓前的填土中,下截用作杨妻田氏墓的封门石,上截遗失未见,直至7年后的1979年才被重新发现,亦用作封门石。据田氏墓所出墓志铭,田氏1290年病逝,次年葬于杨文之右。此时,宋祚已移于元,“杨文神道碑”可能因载抗蒙事迹而被毁,用作田氏墓的封门石或埋入泥中。也因此,杨应龙并无缘得见此碑,而不能真正理解其先侯建囤的缘由;清代学者郑珍也无缘观摩此碑,因而失去了率先考订海龙囤始建年代的良机。
杨文的生年,文献无载。2003年,经“科学清理”的杨文墓被盗墓贼击穿墓底石板,从中室和右室掘出石质镇墓券各一件,是杨文去世两年后的1267年,田氏率子孙为杨文及自己修筑墓室时置于墓底的镇墓之物。其上铭文表明杨文生于庚辰年(1220年),而卒于咸淳元年(1265年),享年45岁。而这一重要实物,因为考古者的疏忽,被延迟了发现时间。我时时以这个并不光彩的例子警醒自己,也警醒队友,让我们的工作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海龙囤412年静静的等待。
(作者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海龙囤遗址考古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