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休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

第2版
创富基石

第3版
创意营销
  标题导航
阅微庄:四合院里“流淌”着人情味儿
樱花季节的柔软时光
风向标·两会




 中国文化报 >  2013-03-09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微庄:四合院里“流淌”着人情味儿

    在四合院外表下,阅微庄更承载了四合院的生活气息。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让这位《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大烟袋”,成为人们关于满族王朝的记忆中一位智斗贪官的大人物。他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的旧宅,也成为北京游的一处诱惑之地。

    在东北方位距离纪晓岚故居约5公里的东四四条胡同中,坐落着一座两进的四合院落。这座曾是纪晓岚外宅的院落,在2007年,以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命名,北京阅微庄四合院宾馆开门迎客。深居这座宅院,体味到的不仅仅是深深的四合院文化烙印,更有一股纯正、浓郁的老北京的人情味儿……

    □□本报记者 鲁娜

    倘若你要寻找最地道的北京味道,了解皇城脚下的百姓生活,不亲身走一走胡同,住一住四合院,恐怕很难感受到。拐入胡同,大街上的车马喧嚣渐行渐远,收破烂的京腔吆喝声儿由远及近,朱漆大门或敞开或关严,仿佛一步踏入了旧时的老北京……在进入北京众多的四合院主题酒店之前,大多数人的感受十分相似。差异,就在步入酒店之时悄然而至。这种差异,在记者踏入阅微庄四合院宾馆(以下简称阅微庄)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现出来——在四合院原汁原味的外表之下,阅微庄更承载着四合院中的生活气息。

    四季风景,画中风情

    院落里亭台楼阁错落,草木扶疏,冬日雪景宁静典雅,夏日里爬山虎漫上墙头,绿意盎然。

    东四四条37号这座四合院,已有200多年历史,据传为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之东城宅院。6年前,辞掉在意大利从事了8年的对外贸易工作后回国的田璟,与马铮等人一起,在从小长大的北京胡同里,合伙创办了阅微庄。

    “当时觉得,文化将会成为北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元素,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旅游在国际市场逐渐升温时,阅微庄应运而生。”阅微庄创始人之一、总经理田璟说。

    阅微庄门脸不大,但走在这条胡同里,也不容易错过。一辆显眼的黄包车停在大门一侧,是阅微庄给人的第一印象。“酒店在胡同的正中间,离胡同口有些距离,出租车有时候很难开进胡同,有了它,接送客人就方便多了。”田璟介绍。

    如果说黄包车让客人仿佛置身民国的北平,推开酒店大堂的单扇木门,一幅传统的客栈图景,则让客人真正开始了穿越之旅——只有一间房大小的大堂中,在传统客栈的木质柜台后面,服务员身着清一色的深色对襟上衣;大堂两侧,摆放着明式的木质雕花扶手椅与雕花方几,与两侧墙上的字画、民间手工艺品相呼应,无处不彰显着酒店的传统范儿。

    院落里几乎没有大改动。在前后院的天井中,酒店沿着墙角种出了一个微型花园,由于是初春,院子里春意还尚浅。据说,夏日的夜晚,阅微庄草木繁盛、花香沁人,坐在小院中的摇椅上喝着红酒,与三五好友天南海北地畅聊,最是逍遥。在回廊环绕的天井中,稀疏地摆放着或中式、或中西混搭的藤椅、木桌,从民间淘来的石锁等老物件看似不经意地穿插其间,一个闲适的下午,就这样被描绘出来。

    除了客房之外,酒店里最闲适的地方,莫过于后院二楼的天台。春风还没有吹醒爱睡觉的绿植,但从天台顶上爬山虎蜿蜒的枝蔓上,却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凉爽夏景。凭台远眺,目之所及,并不是建筑高耸的水泥森林,而是灰瓦相连的屋顶蔓延到天际,北京的天空,也顿时显得开阔而明朗。

    32间客房, 情调各不同

    织锦缎被面的被子,折在雕花木床里端。木床一侧,摆着从各地淘来的旧雕花衣柜和条桌。轻轻拉开柜门或者抽屉,还有吱呀的响声。在阅微庄的32间客房里,没有一间在布置上是重样的。

    既然是纪晓岚的旧宅,这院子曾经承载的文墨气息,自然也被店主传承下来,特别是在装饰风格上,阅微庄在传统范儿上可谓“一条道儿走到黑”。

    对待酒店的装修、布置,田璟亲力亲为,希望能达到心中最理想的状态。曾经为了买到一张称心的木质雕花古床,他特地跑到浙江的村落进行挑选,回到北京后,又找来懂行的木匠师傅,对因年代久远而缺失的雕花部位进行修补。修旧如旧,田璟相中的这张木床,如今看不出任何修补的痕迹。每逢周末,田璟还会带着懂行的员工去潘家园挑选古玩,去高碑店挑家具。

    中国的南北装饰风格也被统一在阅微庄中。由于酒店客房没有采用封顶集中换气空调系统,冬天里每扇门外挂着一水儿的蓝白碎花棉门帘,到现在还没有撤下,传递着北方独有的古朴情调。而房间内,购自江浙一带的家具上,多半有着繁复的雕刻,或是福禄寿喜,或是五子登科,又有着江南的古旧情怀。

    “木床、木桌、木柜、木案几、传统意境的美术作品和各种体现民俗的摆件,是大部分客房的标准配备。不过,即使是木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田璟告诉记者,单人间、标准间的木床相对简洁一点,以三面围栏、简单雕刻的木床为主。更雅致的客房中,则配备了床身上架设了四柱、四杆的镂空雕花架子床,甚至在前面设踏步并加设—罩的拔步古床,如同一间小屋子一般,在床内还会摆置精美的木墩。这样古意盎然的精美床具上,自然也缺不了绣着花好月圆或者鸳鸯的红色帐子。

    流连小院中,不时会发现窗下的条案上,摆放着住客留下的各种书籍。回廊四周墙上的几个不大的陈列木柜中,隔着玻璃摆放着田璟从各地淘来的小物件,搭配中英文的简单说明和暖暖的射灯,让人看得入神。

    留住客人的不单是旧家具

    倘若只是一座旧家具的集合体,阅微庄也并不足为奇。在田璟看来,外在形式的搭建并不难,对于文化酒店来说,在尝鲜劲儿过了之后,如何留住客人的心才是关键。

    “文化酒店是否名副其实,衡量因素很多。对于四合院酒店而言,老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不仅包含了四合院的外在形式和传统装饰,更在于老北京的人情味儿。”田璟说。

    与其他的北京四合院酒店类似,在客源上,阅微庄的客人中,多为外国游客。“不过,酒店对国内客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广东和港澳台地区的客人。在寒暑假时,国内客人的预订量加大,而酒店行业传统的淡季,大多逢上西方的节日,外国客人预订量较大,因此,酒店几乎没有明显的淡季。” 田璟告诉记者。

    预订量稳定,与酒店内陈设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固然相关,更让客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其京味儿服务。在北京市旅委公布的首批“北京人家”酒店推荐名单中,阅微庄就榜上有名。此外,在国际最大的旅游服务网站Trip Advisor北京地区酒店的口碑排名中,阅微庄也始终保持在前几名的位置。

    “我们的服务并不是机械的微笑和谢谢,而是如朋友般的、有老北京人情味儿的服务。”田璟说,虽然酒店并没有管家服务,但客人在北京的方方面面,酒店都如同自家人般对待。

    发生在这家酒店的故事,让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外国客人在出租车上丢了相机的,即便没有出租车小票,我们也努力找;一段很短的路程,却被人力黄包车宰了200元,我们帮客人讨回;一壶普通的茶被蒙了2000元,我们去帮客人伸张正义。”田璟说,酒店虽然只是客人在北京游玩的住宿地,但客人在北京旅游遇到的所有不愉快,很容易与他对酒店的感觉挂钩。阅微庄所做的,就是不仅让客人在酒店内的入住是愉快的,在北京的旅行,也是愉快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