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引导电视剧市场有序发展
“打捞”两会“好声音”
青歌赛该不该取消原生态唱法
图片新闻
广西建设边境非遗保护示范带
国图环保展从“家”出发
山西太原将实施“文艺复兴计划”
江苏17位国画大家精品集中展出
软实力有了刚性要求
文化能为维护领土主权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报 >  2013-03-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西建设边境非遗保护示范带

    本报讯  (记者宾阳 通讯员谢中国)京族独弦琴、壮族歌墟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未来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近日,广西在靖西启动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未来3年至5年,中越边境沿线8个市、区、县将精选出边境5公里内、具有本地区代表性且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的镇、村、屯作为建设基地,使之成为文化辐射示范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覃溥表示,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将以沿边公路为纽带,把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8个边境县连成一线,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核心,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为重点,以市、县级非遗名录为基础,以传习示范基地为抓手,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展开建设工作。未来每个基地既是非遗展示的场所,也是其活态性保护、传承的基地。

    据介绍,基地将按照“六个有”的标准建设,即有一个规范可行的传承管理制度,有一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师资队伍,有一个学艺的传承队伍,有一个普查资料阅览室(数据库),有一个固定的传承场所和展示舞台,有一个包括文字、图片、实物在内的宣传长廊等设施。

    中越边境线桂越段全长1020公里,非遗资源丰富,其中有国家级非遗5项、自治区级非遗35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