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物·考古
  标题导航
阿房宫景区的拆建纠葛
阿房宫之哀当鉴
王琦水墨书画展在京举办
浙昆与台昆联袂推出《范蠡与西施》
图片新闻
环保过节 文化清明
陕西韩城祭拜史圣司马迁
24部优秀曲艺作品获表彰
《东京梦华》再现锦绣王朝
文化产业保险: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中国文化报 >  2013-04-0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产业保险: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上接第一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文化企业中有的拿金融机构支持的资金投资他业;有的在发展壮大后抛开在发展起步期给予其支持的金融机构;有的财务、审计情况不透明……这些文化产业诚信问题是保险机构人士一直忧虑的。“政府可搭建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改变财政资金直接投放支持企业的方式,建立风险补偿池,即从政策平台、项目筛选平台、保费支持和风险保障方面建立一整套机制,吸引多方共同支持企业参保才是上策。”有业内人士如此支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少文化企业对保险机构能够推出为企业量身定做的险种有更多期待。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才公太结合常年工作实际认为,推出针对文物等特殊展品的保险很有必要。“不但博物馆自身藏品有了风险保障,还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私人收藏者借给博物馆展览的后顾之忧。”才公太说。

    2009年12月,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在美国第三大演艺之都布兰森独资购置了白宫剧院及附属设施,开始走出去长年驻场演出。该公司副总经理张东辉对公司两次投保获益的事情记忆犹新。

    据张东辉介绍,一次是购置白宫剧院后在当地投保设备器材险,最终获得6万美元赔偿金,弥补了因剧院水管破裂导致演出设备、器材被水淹的损失;另一次是一名演职人员在美国演出时突发阑尾炎,所获14万元保险金偿付了医疗费。“出险后,我们即与投保的国内保险机构取得联系,他们马上与美国当地的保险合作机构接洽,很快派来直升飞机直接把病人送到了附近医院,当我们乘车到达医院时,手术已经做完了。”张东辉说,国外保险机构从服务理念到产品设计、出险赔付办理效率方面确实进步很多。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陈少峰说,国外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健全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以艺术品投保为例,艺术品鉴定估值规范、交易透明才会降低市场风险,保险机构才敢于承保。“我们把所有艺术品打包估值后乘以小于1的系数,保险机构对这一数据进行测算,双方达成协议后再投保就水到渠成了。毕竟现阶段保险机构也不想因估值和保费过高,背负太大的赔付压力。”吴健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