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环球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物·考古
  标题导航
中国式出境游:穷家富路“大客户”
映射国内经济晴雨
欧洲旅游环境不如前
博鳌论坛上的文化争鸣
多国哀悼“铁娘子”撒切尔
“创造艺术”展半天征收1400件作品




 中国文化报 >  2013-04-1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消费千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式出境游:穷家富路“大客户”

    黄 卓 绘

    本报记者  宋佳烜  实习生  樊  炜

    编者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4月4日公布的信息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2年,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次8300万,出境游消费金额达到1020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1%,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出境旅游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只经历了30年时间。在此背景下,中国跃居榜首的消息引起了世界关注。那么,中国何以如此快速地成为“世界第一”?这一头衔是否足以表明中国出境游市场和消费主体的成熟?中国游客在境外又是否获得了“消费大户”应得到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成“世界第一”早有苗头

    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业晴雨表》报告的一部分,出境旅游消费情况的世界排名一直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旅游机构重视,尤其是欧洲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国家,更是将这一排名视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风向标。

    4月4日,世界旅游组织发布了题为《中国——新的世界旅游消费第一大国》的文章。该文章称,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民众出境旅游方面也没有采取任何限制措施,过去10年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迅速成长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增长到了2012年的8300万人次,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消费金额增长了近8倍,尤其是2011年至2012年间,更是从730亿美元增长到1020亿美元,增幅程度达到41%。

    “我们早就预想到中国会赶超德国,将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名号从我们手中夺走,因为中国毕竟拥有相当于北美、俄罗斯和欧洲人口总和的人口数量。”德国旅游局主席约根·比奇得知中国跃居“世界第一”的消息后说,“不过,中国如此之快地成为第一,让我们着实感到震惊。”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并不突然。2005年,在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相关报告中,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排名第7位,超越了意大利、日本、法国和英国等传统旅游消费大国。2010年,中国以549亿美元的出境旅游消费排名第3位,2011年以726亿美元蝉联第3位。2012年,中国超越了德国和美国。去年,传统旅游大国年旅游消费的增幅程度明显放缓,意大利和法国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分别比2011年减少了1%和6%。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相关统计,中国等新兴国家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整体趋势。2012年,俄罗斯游客境外消费金额为430亿美元,增幅达32%,从去年排名第7位上升到了第5位。巴西则以220亿美元的消费金额,从第29位上升到第12位,增幅水平惊人。“新兴经济体是带动世界旅游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表示,“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兴起将在未来为世界旅游的地图带来更多改变。”

    政府为境外旅游创造环境

    国内的正面引导与“不限制”为中国出境旅游消费的激增提供了良好环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副所长蒋依依博士介绍,很多国家曾出台直接或间接的措施对国民出境旅游进行限制。如,韩国曾对出境旅游的国民征收“出境税”,英国也曾根据国民出行乘坐飞机的飞行距离长短征收过相关税费,间接限制民众出境旅游。相比之下,我国政府从未限制过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而是以评定出境游旅行社资质等多种方式,对出境旅游的市场进行规范,保证整个出境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目前,我国民众的出境游目的国已经达到了110个,这种正面引导对中国民众出境游市场的壮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蒋依依认为,中国政府没有限制民众出境旅游,而是鼓励民众走出去、看世界,同国外的民众接触、交流,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帮助,也表现了中国的开放态度。

    此外,国内旅游景区服务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大部分中国游客“飞向”海外的重要原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告诉记者,中国境外消费的迅猛发展,不仅与中国的“中产”队伍日益壮大、消费能力上涨有关,也与国内旅游成本过高、服务无法令消费者满意有关。如三亚和厦门等地旅游旺季的各项消费疯涨,价格远远高于普吉岛或巴厘岛等地的旅游消费,成为近年来中国附近国家“海岛游”受到国人欢迎的最大原因。

    国人出境游往往忽略深度体验

    购物是中国出境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相关调查,约1/3的中国游客认为购物是其出境游花费最高的项目。

    然而,中国游客出境消费的人均金额并不高,大部分消费源自少数“高端游客”。“虽然境外消费额高达1020亿美元,但也不能忽略庞大的出境旅游人数——8300万。人均8000元的消费额,还不足以买下一款名牌手袋。”邹统钎说。全球最大的购物退税服务体系“环球蓝联”发布的《中国出境游客购物消费数据报告》显示,5%的中国境外旅游消费者的单笔消费额高达11万欧元。

    邹统钎说,总体上看,像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游客的境外消费主要偏向于享受型消费,注重境外休假的过程体验,对住宿、服务等方面要求较高;我国游客的境外消费集中在交通运输和购买奢侈品等方面,对住宿、餐饮的要求不高。

    约根·比奇也有如此印象:“德国人与中国人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不畏旅途疲劳,常常选择飞行时间很长的旅游路线,而德国人大多只愿意飞到地中海度假,为长途飞行所支付的交通费用,构成了中国游客出境游消费的一大部分。”

    全球酒店预订平台Hotels.com近日发布的报告表明,中国游客出境旅游为了满足购物需求,往往选择牺牲住宿条件。2012年,中国游客平均支付的酒店价格排在世界第5位,超过半数的旅游目的地中,中国游客支付的酒店价格低于平均水平。

    蒋依依认为,中国出境游的市场和主体都远不成熟,需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中国,出境人数不足1亿人,只占到人口总数的很少一部分。这其中,60%的人是第一次出境,希望能“多走多看”,对旅游的品质却有所忽略。正是这种需求促使“欧洲10天15国游”等让外国人感到惊讶的“串烧游”在中国走俏。

    “大客户”还不是“上帝”

    在世界经济萎靡的今天,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改善了一些国家的就业环境。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中国游客强大的消费能力,通过各类签证优惠政策以及旅游项目宣传活动吸引中国游客。不过,一些长期经营出境游项目的旅行社负责人却告诉记者,在不少国家,中国游客未能享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中国游客因语言障碍等问题多受鄙夷和欺瞒,就连对中国成为世界旅游消费第一大国的消息进行报道时,外国媒体也大都使用了一些略带负面含义的词语形容这个“大客户”。

    据一些中国游客反映,旅游目的国只是一味加强各类消费活动的中文导购,旅游景点却未配备中文导游设备,在许多文博机构的书面介绍手册中,常常可以看到日文、韩文,简体中文版迟迟未见。

    在一些国家,餐饮等服务行业一方面希望中国游客能够提升其营业额,一方面却对中国游客缺少尊重,记者在国外多次听到当地服务人员在背后用外语讽刺中国游客。对此,有专家认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从业人员因为文化差异问题看不起中国人,似乎有种“落寞贵族对待暴发户”的心态。

    可以说,中国游客虽然已经算得上是“大客户”,但在外国旅游从业人员眼中不见得就是“上帝”。欧盟旅游机构的一位官员坦言,如果欧洲希望把中国游客从香港、台湾和马尔代夫“抢”过来的话,欧洲的酒店、旅行社和饭店,甚至是出租车司机应该赶紧做好准备——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练好中餐手艺,提升接待中国游客的能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