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 冉
过去,比起毒品交易和黑帮火拼泛滥的美洲,欧洲算是人们理想的旅行目的地之一。有着浪漫代名词的法国、坐拥47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多元文明融合的西班牙……但是,2008年债务危机在欧洲爆发后,针对外国游客骗、偷、抢的案件在一些国家频频发生,为其旅游环境蒙上了阴影。笔者借此文将亲历的一些事件与读者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出境游客免遭损失。
在法国的不少景区,常常能看到一群在街头游荡、找人要钱或换钱的人,他们甚至会用中文说“你好”。游客们千万不要以助人为乐的心态答应他们换零钱的请求——10菲律宾比索与2欧元的外观很像,价值却相差10倍,他们给你的一定不是欧元。除了以假乱真的把戏,在旅游景点门前为游人“绑小绳”,在广场上给游人“免费”喂鸽子、拍照等低级骗术也比比皆是。
笔者就曾在巴黎圣心大教堂门口遭遇过“绑小绳”。一群壮汉将我和朋友围住,说免费给我们“绑小绳”作为礼物,边说边上前拉着我们的手要绑上,我们只好假装听不懂,低头往前走。要知道,一旦被绑上,他们就会以“以多欺少”的态势逼游人给钱,并且漫天要价。同类的骗术,笔者在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的广场上就未能幸免,最终与强拉着我喂鸽子的吉普赛人起了冲突,幸亏路过的游客上前帮忙,谎称叫了警察,那伙人才愤怒地离开。
在西班牙,骗子、小偷、劫匪也很多。转移游客注意力,下手快、准、狠是他们的特点。求学期间,笔者的一位同学在马德里不知不觉中被偷走了旅行箱,甚至连护照都被人偷走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位男生装在牛仔裤里的烟被误以为是钱包摸走。最可恶的是,这些不法之徒有时还假扮成警察,说要检查证件,在你拿钱包或准备打开手提袋的瞬间,抢包就跑。
同类情况在意大利和希腊也时有出现。笔者赴希腊旅游时,被告知不要相信任何路上“特别善意的”陌生人,指路、帮忙拍照是一些心存不轨的人的惯用伎俩,只要把相机给他,他很可能一溜烟儿就不见了。
随着中国赴境外旅游的游客数量和消费额日渐增多,加之中国游客喜欢使用现金支付,且大多购买奢侈品,中国游客在欧洲旅游被偷、摸、抢的事件数不胜数,几乎每天发生。3月20日,就有一个23名中国游客组成的旅行团在巴黎一家餐馆遭到抢劫,护照、机票和现金全被抢走,领队的面部还在争抢中受了伤。面对这些不法事件,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虽然也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更多的是在登记挂失后不了了之,拿不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法国媒体称,中国游客已视巴黎为畏途,中国媒体纷纷指责巴黎治安不佳,法国“旅游天堂”的形象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