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忠
这几日,山西长治的一个警示牌火了。一个高约1米的“如来神掌”雕塑,5根手指微微张开,掌心里一个红红的“慢”字,网友调侃“开车犯困马上被震醒”。
《西游记》里有关于如来佛掌压孙猴子五百年的故事。如果说此“如来神掌”有什么创意,其创意恰恰是因为《西游记》的这个典故,才具有了醒神醒脑的震撼力。谁敢担被压五百年的风险而遭如来之惩罚呢?喜感可以联想,痛感也可以联想,孙猴子被压之不爽,移情到众生身上,那一定也是不爽,因此才有了所谓的“被震醒”之说。
无数关于超速、关于行车安全的创意标语,恐怕远远不如这个如来佛掌的创意震撼。“家人盼你安全归”“迟一分钟回家,总比永远回不了家好”“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这些标语相比之下显得拖沓,在来去匆匆的高速公路上,未必能够起到预想的作用。
从视觉上来说,用固定的标牌书写的文字,以及电子显示屏显示的滚动文字,往往会给司机造成分神的副作用。一旦哪位司机专注于这些滚动的或者不动的字体,就极有可能造成车祸。在公路、铁路等相对事故多发的地段,所竖立的标语牌及电子显示屏内容,一定要一目了然,一秒两秒即可令人心领神会。从这个角度看,“如来神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
“如来神掌”来自于名著典故,既有文学基础,又有神话底蕴,其视觉冲击力又是独一无二的,如此一来才造就了这个“谁敢超速”的警示牌。假如这样的创意标牌能再多一些,相信高速公路安全就会增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