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珠宝·设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创富基石

第3版
创意营销
  标题导航
精工成就品质
满开慧:首饰是流动的雕塑
张樱觉作品欣赏




 中国文化报 >  2013-04-2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工成就品质
——访珠宝设计工艺师何志翔

一件优秀的珠宝首饰,不仅需要设计师的丰富创意,更需要经过技师的严谨制作,正所谓“创造就在双手之间”。

    李金娟

    记得大学的文学教授曾为我们描述他的幸福人生:在上学的时候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专业,工作的时候又从事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每天与他钟意的文学打交道,便感觉人生富足美好。

    珠宝设计工艺师何志翔也拥有这样的幸福人生,从他懂事起,何志翔便开始着迷于他大伯父的铜饰手工打制,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何志翔从初中开始便专业学习设计知识,一直到大学主修珠宝鉴定及首饰工艺学,至今已与他喜爱的珠宝首饰工艺打了20多年的交道。

    耳濡目染的家族民间工艺熏陶

    珠宝设计工艺是一个反复创造、修改、雕琢的过程,而一个珠宝工艺师则犹如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一块平常的铜板在铜匠手中经过反复敲打变成了一个手镯、一块锁片挂件;一块不起眼的树根在根雕师的精心雕琢下,显现出形状奇异的桌椅模样。从最初粗糙的原型到最终精美的成品,让人不得不惊叹工艺师天才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那些魔术般的技艺让年幼的何志翔为之深深着迷,安静地蹲在大伯父的手工铜饰打制摊旁的那个小男孩,怎么能够预见他便是这样与珠宝结缘?

    “从我记事起,每天看着大伯父制作各种铜饰,一块铜片经过敲敲打打,变成一个手镯、脚圈或者铜锁,过程非常有意思。”何志翔说。尽管那个时候的民间工艺比较粗糙,制作的首饰缺乏技术,但是却显现出一种原始的粗犷美。”何志翔回忆道。那个年代,乡间小镇到处可见各种手工工匠,有走街串巷的补锅匠、铜饰打制工匠,也有在小作坊中的打铁工匠、木工师傅和根雕师傅。

    “在我的大家族里,大伯父是一名铜饰品打制师,父亲则是一名根雕师,他喜欢根据树根的原始形状雕出椅子或桌子。所以说为什么我会选择珠宝设计,因为我在这种工艺家庭长大。在家族手工工艺氛围的熏陶下,我从小便对手工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何志翔说。初中开始,何志翔的父亲便注重培养他的手工活;大学的时候,何志翔继续着他对工艺的热爱与追求,就读于桂林理工大学,主修珠宝鉴定及首饰工艺学,开始将重心放在了珠宝工艺上。

    珠宝设计师不能不懂珠宝工艺

    一件珠宝作品是珠宝设计师与工艺师共同创造的成果,是灵感设计与金属宝石相互碰撞的智慧结晶。“如果说一个珠宝设计师不懂珠宝工艺,没有灵感的创新,那么他就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而只能被称作是一名绘图员。”上世纪90年代初,何志翔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先后在广西桂林、广东番禺、深圳等地的珠宝公司从事珠宝工艺设计工作,20多年的珠宝工艺经验让何志翔坚信,作为一名珠宝设计师绝对不能不懂珠宝工艺。

    “中国不缺技术精湛的珠宝工匠,而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珠宝设计大师。中国的珠宝行业起步晚,还处在一个需要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最初,珠宝行业的设计师大部分都是由技艺熟练的技工转变发展而来,他们缺乏专业的理论素养,所以在设计道路上进步缓慢。”谈到中国为何缺少国际大牌的珠宝设计师这个问题时,何志翔表示“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比较差,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比一个在工厂待一个星期的技工都差得多。在大学,学生学的东西多而杂,但却样样都不精通,只知皮毛。”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职业技工学校。这些也是导致中国珠宝行业鲜有具备国际影响力设计人才的原因。此外,中国珠宝行业的绝大部分珠宝公司都属于中小企业,他们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珠宝设计师的道路上显得势单力薄。

    珠宝设计,源起于鲜活的创意,然后在工艺师精湛的工艺下,用重金属和宝石将抽象的原始创意从草图变为具象的实物成品。

    “真正的珠宝设计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养,首先他得掌握美术方面的功底,然后要有过硬的设计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最后他还得懂工艺。我们谈珠宝设计,其实就包括了珠宝工艺,工艺属于珠宝设计的一部分。”设计师经过长期、细致的研究,草图上的创意慢慢变得具象,然后设计师往往会参与到珠宝作品的后续工序中,这些重金属与宝石将真实立体地再现设计师的构想。

    设计为珠宝赋予灵魂

    珠宝师在设计图稿时,每一笔都是在精心雕刻一个灵魂。“好的设计作品要会说话,作品能演绎灵魂是对设计师的最高要求。”然而,一切创造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设计师要达到这样的高水平,首先要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在采访期间,何志翔的一位学生来交设计作业,何志翔给她指出了作业中一处腾枝叶子画反了的错误,他告诉学生,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忽略了生活的细节,就会错过生活中的美丽,也就设计不出高水平的作品。

    珠宝作品从图纸到出货,要历经多个工序,才能显现雏形。“从设计到出货,中间包括的工序有:执模、起版雕蜡、注蜡、倒模、镶石、抛光、电金、QC。工艺师在每个环节都会与设计师一起对作品做反复的修改,最终才能制作出具有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工艺师将不同颜色的宝石摆放到蜡模片上,思考着怎样的搭配、摆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以动物款式的胸针为例,工艺师在制作时,先用绿蜡制作一个雕塑模型,这样雕刻师可以将动物的细节完美地表现出来,然后再以金属铸造出模型,如此一来胸针的轮廓雏形便脱颖而出。随后,工艺师挑选出宝石原料并根据要求雕琢成形,在钻石、宝石和重金属的搭配下使它们栩栩如生。最后,技艺超群的镶嵌师将宝石固定在珠宝上,使最终的作品拥有流畅而立体的外形,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在整个工序中,作品会多次被送去抛光,抛光工艺师用一丝不苟的技艺打造着珠宝成品的最终的舒适度和美感。

    “针对不同的珠宝作品这一系列的工序可能需要耗时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在各个环节中,工艺师们都使出他们的熟练技艺,为客户打造满意的作品。”何志翔在20多年的珠宝设计工艺路上,始终坚持用完美的工艺去制作有灵魂的珠宝作品。“当你潜心在工作室里,历经数时数月的创造,终于完成了一件有生命感染力的作品,你会感到人生的幸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