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落户平谷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在音乐节开幕式上倾情演唱。 ❷迷笛音乐节现场。 ❸迷笛音乐节上欢乐的乐迷。 ❹平谷丫髻山文化庙会节目丰富多彩,人潮涌动。 ❺平谷国际特色美食小吃文化节上,厨师在表演雕刻技艺。
本版图片摄影 刘春雨 张一阳
平谷区位于北京东北端,面积1075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于公元前195年建县。继1996年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之后,2004年、2009年连续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区”荣誉称号。
平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以扩大文化资源总量,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文化服务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平谷区共有区级文化设施8处,乡镇级文化设施18处,村级文化大院274个,农村数字影厅269个,村级桃花大舞台174个,各类文化广场213个,基层图书馆室443个,文化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0.8平方米。区图书馆、文化馆双双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京郊最大的文化广场——世纪广场面积20万平方米,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区级“桃花大舞台”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年演出30场以上;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特色文化体育展示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平谷现有各类文艺队伍490余支,成立了颇具特色的“娃娃评剧团”,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和小香玉艺术学校落户平谷,为平谷增添了新的文化亮点。平谷区精华舞狮表演队是“北京市优秀品牌特色团队”,多次参加各类大型庆典活动,先后赴芬兰、俄罗斯、英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国进行文化交流;2008年,大华山镇以民间文学的优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近几年,平谷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文艺创作精品及拔尖人才。先后编撰出版了“泃水长歌”丛书、《文化平谷》、《平谷民间文学大观》等多部重要文献,《桃花源》、《平谷文艺》、《女子文学》、《信息参考》、《华山文艺》等刊物陆续创办,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2012年,新创作各类文艺作品62件,“乡村大舞台”文艺演出在北京市第二十二届农民艺术节擂台赛上荣获大舞台金奖,小评戏《咸淡之间》荣获金凤凰二等奖,音乐剧《乐谷之声》、《美丽农村我的家》入选为全国群星奖作品,将参与下一届群星奖的角逐,平谷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目前,平谷区正着手制定《2013—201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以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精品项目、开创系列活动。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一批示范文化服务中心,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培育一批品牌文化团队,组织一批精品文化活动,推出一批优秀原创作品,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镇,努力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更完备,公共文化网络更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更高档,为幸福平谷建设贡献文化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