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物·考古
  标题导航
中国儿艺复排经典育新人
闪光灯是一把刀
音乐剧《爱在天际》纪念“两弹一星”功臣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启动
第三届南艺艺术展演月免费开放
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抢占母亲节档期
群众的渴望就是我们的动力




 中国文化报 >  2013-05-09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的渴望就是我们的动力
——黑龙江省曲艺团成长记

    黑龙江省曲艺团送戏下乡演出现场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实习记者  张朝阳

    2009年7月,黑龙江省曲艺团来到桦川县悦来镇演出的那天,现场有一位农民老大爷手举着吊瓶边输液边观看节目,这个场景感染了在场的所有演职人员。演出结束后,演员们纷纷主动下台和老大爷合影留念。演员们深深地感到,农民们对曲艺是非常的喜爱和渴望,这也是演员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

    黑龙江省曲艺团是一个不足40人的小曲艺团,由于人少,演职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上台前是装卸工,上了台就是演员,平时搞创作。就是这样一个团体,10余年来坚持下乡为百姓公益演出。

    送欢笑到乡村

    从2001年开始,黑龙江省曲艺团在黑龙江省率先把目光投向基层,开着“大篷车”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农村、厂矿和边陲军营。不管是学校的领操台,还是田地里的四轮拖拉机上,到处都留下过他们演出的身影。

    2007年,由黑龙江省曲艺团率先推出的“送欢笑到乡村”巡回演出活动,得到了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的支持,并将此项演出活动扩大到全省所有文艺院团,活动也更名为“送欢笑到基层”。截至2013年4月,黑龙江省曲艺团“送欢笑到基层”演出足迹已遍布全省广袤的乡镇和农村,行程11.3万公里,演出397场,观众达32.4万人次。

    演员百姓“一家亲”

    黑龙江省曲艺团团长宗成滨说:“基层的群众最需要我们,即使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克服。”2011年6月,曲艺团到大兴安岭演出,刚在室外搭好舞台,天就下雨了,当地百姓舍不得走,演员们就带装露天演出。雨渐渐大了,观看演出的老百姓自己不打伞,上台来给演员们打伞……

    团里的老艺术家、著名笑星马伟国在兰西县演出时接到了父亲逝世的消息,他没有让悲伤压倒,仍坚持上台,把欢乐带给了观众。

    在下基层演出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贫困县,看到有上不起学的孩子,不用号召,从团长到演员,经常三五百元自掏腰包来资助这些孩子们;遇到有想学曲艺和唱歌的孩子,每个艺术家都二话不说收下做徒弟,回到省城一直保持联系。现在曲艺团的文化下基层活动已经不仅仅是把文艺送到基层,而是无论到哪里,都能为基层留下文艺的种子,培养人才。

    文化飘香

    农民群众不仅需要专业剧团下乡演出,更需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文艺队伍。曲艺团在给基层送去演出的同时,注重挑选、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和农村文艺骨干分子结成对子,通过收徒弟、交朋友、到团里接受培训等方式,辅导、带动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把文化留在基层。

    黑龙江省曲艺团演员刘冰歌告诉记者,每次下乡演出都有文艺爱好者前来请教,拜师学艺,一些人为了提高水平甚至跟着演出团队走。这些爱好者当中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基层文化工作者,有的是家长带着想学曲艺的孩子。

    目前,黑龙江省曲艺团已同肇东市文化局结成了对子,与鸡西市滴道区、宾县等成为了友好单位,曲艺团负责定期辅导对方的艺术创作和演出,为基层提供作品,建立起了“文化留乡”的阵地,让文化下乡真正融入农村生活。

    把精品奉献给群众

    常年深入基层演出让演员们体会到了人间百态,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们充分发挥曲艺团语言类节目灵活多样这一演出优势,说百姓的事,唱百姓的歌,创作出能够被老百姓接受并喜爱的曲艺精品。近5年来,曲艺团先后创作了相声《求学心切》、《说句心里话》,小品《接站》,歌曲《明天更美好》等30余个反映现实生活和农村题材的幽默风趣的节目,真正做到将优秀的舞台表演艺术和创作的精品奉献给广大群众。

    团里的女高音青年歌唱家王庆辉是黑龙江省声乐大赛的“一等奖专业户”,下乡演出不计报酬,把下基层为老百姓演出当作是天大的事情。从2004年至今,她参加的下基层演出达800多场,这是全团演职人员的一个缩影。

    为人才成长提供机会

    曲艺团采取内部培养和外派学习两种方式,为青年演员创造学习发展机会,积极鼓励年轻人参加全国、全省各类赛事,促进业务能力提高。对待青年演员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来培养,继承发展传统曲艺艺术。对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采取了聘任的办法来增强剧团的整体实力。同时,面对经费有限的情况,曲艺团每年还是尽量创造条件,选派优秀的青年演员赴北京、天津比赛观摩,为所有优秀人才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青年演员业务能力大幅提升,在全国、东北三省曲艺比赛中屡获大奖。

    多门类业务同发展是黑龙江省曲艺团的一大亮点,曲艺演员身兼创作和表演,相声、小品、快板、相声剧都能演;声乐人才双向发展,独唱演员不但能唱鼓曲而且在历届黑龙江省各项声乐比赛中屡获大奖。

    近年来,黑龙江省曲艺团不断探索用相声剧把过去一个人的快板、两个人的小品等小型曲艺节目融汇到一个剧中,让群众熟知的演员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吸引观众。2012年1月,他们精心策划的相声剧《桃花巷枪案》在哈尔滨北方剧场上演,整个剧目在创编过程中巧妙地将曲艺团的众多笑星、歌星融入每个角色当中,打造出了一台独具特色的相声剧目。此剧一经上演,就受到哈尔滨观众的喜爱和媒体的好评。目前,黑龙江省曲艺团正在筹划相声剧、相声专场驻场演出的计划,拟成立黑龙江省第一家专业院团小剧场演出,他们计划以市场方式运作,预计市场前景会很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