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 泽
日前,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国内火热上映,影片勾起了“70后”“80后”对校园生活的无限怀念。本期《环球广角》选取几部反映青春题材的中外电影,带领读者重温经典的同时,一起向那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敬。
《歌舞青春》系列:
一场载歌载舞的嘉年华
《歌舞青春》系列是美国迪士尼频道最成功的原创电影之一。频道的高级主管们确信这是一部兼具幽默与创新的歌舞剧,但并没有料到第一部于2006年1月播映后,在世界各地引发了观看热潮——总计在100多个国家播映,观众累计超过1.6亿人次。鉴于第一部取得的巨大成功,迪士尼又陆续在2007年和2008年推出了《歌舞青春2》和《歌舞青春3》。
电影讲述篮球天才特洛伊和理科奇才加布瑞拉由于共同爱好,决定参加学校音乐剧角色的选拔,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如愿成为学校音乐剧男女主角的故事。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积极追寻自己的梦想,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身边的其他同学。此后的两部电影延续了这群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华丽的画面、动感的旋律、励志的情节、美好的结局……看《歌舞青春》系列的观众会情不自禁地随之舞动。影片以音乐这一世界性语言,鼓励青少年相信自己、表达自己、追寻自己的梦想。“孩子们其实非常渴望拥有一部真正属于他们的当代音乐剧。”迪士尼频道副总裁麦克·西利说,“剧中人的所作所为引发了年轻人的效仿,比如通过唱歌和跳舞来展现自我。”
《放牛班的春天》:
你是否也接受过爱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的法国票房冠军,上映后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有850多万人进入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不同于用坎坷命运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该片能够让观众因回忆童年而泪流满面,同时创造了法国电影的一个新类型——阳光情感电影。
影片中,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故乡出席母亲的葬礼,老友送给他一本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的日记。若干年前,老师用音乐唤醒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开了束缚学生们身心的绳索,对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这本陈旧的日记,皮埃尔读懂了老师当时的心境。
青春终将逝去,却永远不会被忘怀。“这部没有美女、暴力、动作、凶杀等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了法国人的心灵鸡汤。”法国本土的一篇评论中这样写道。另一个无心插柳的收获是,《放牛班的春天》让法国合唱事业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时至今日,已经汇集了几十万名各个年龄段的合唱爱好者。
《三傻大闹宝莱坞》:
青春就是敢向权威说不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2011年上映的一部印度宝莱坞电影,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印度国宝影星阿米尔·汗主演,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影片上映后深受观众喜爱,打破了印度的票房纪录。在中国上映时也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影片在两个好朋友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10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在这里,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兰彻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教训野蛮的学长,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最后,他成为一位天才科学家,拥有400多项专利,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不同于其他向青春致敬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带给观众的不仅有感动和回忆,还有启发和指引,让人明白在面对强权的时候该采取什么态度,面对迷茫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年过四旬的阿米尔·汗将20岁大学生的年轻和活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
2011年,台湾偶像剧教母柴智屏首任制片,作家九把刀自编自导,将同名畅销小说搬上了大银幕。上映以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自传体的故事结构,引起了海峡两岸广大青少年的强烈共鸣。
影片中,以柯景腾为核心的一群死党都对班花沈佳宜有着一种纠结的感情——一方面,瞧不起这种只会用功读书的女生;另一方面,又为她的美好气质而倾倒。毕业后,柯景腾和沈佳宜在各自的大学保持着恋人关系,但是最终并没能走到一起。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成长。
观众爱永说:“电影院里几乎清一色全是年轻人,或者是像我一样看似不老,实际上已经步入后青春期的观众。虽然年龄上存在落差,但所有人的笑点和哭点出奇一致。因此,我完全理解为何这部看似平常的青春电影,能够在4天创下破亿的惊人票房——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