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苏州吴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迈上新台阶
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 推进吴中文化强区建设




 中国文化报 >  2013-05-1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 推进吴中文化强区建设
——访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局局长唐峥嵘

    王  炜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进一步明确“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的目标定位,将文化建设、文化繁荣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充分挖掘发挥吴中历史文化资源,切实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营建吴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特色,彰显吴中魅力。作为吴中区担当推动文化建设发展重要使命的文化部门,如何结合吴中区的具体实际,以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步伐为抓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吴中区文化体育局局长唐峥嵘。

    记者:吴中以山水秀美、经济发达闻名遐迩,请简要地介绍一下吴中区的基本情况。

    唐峥嵘:吴中区位于苏州古城南部,濒临太湖,于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吴县市基础上设立。全区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面1459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积的3/5。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是古代吴国国都所在,又是历代郡、府、州的治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吴文化。“草圣”张旭、“绣圣”沈寿、“塑圣”杨惠之、政治家范仲淹、教育家叶圣陶、建筑大师蒯祥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曾生活在吴中大地。“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国家规划的13个太湖名胜风景区,6个在吴中,全区拥有1个国家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碧螺春茶、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枇杷、杨梅等特色物产享誉海内外,巧夺天工的刺绣、雕刻等民间工艺制作历史悠久、精美绝伦。

    记者:在吴中区委、区政府去年出台的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中,提出紧紧围绕“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努力把吴中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之地的总体思路,对此您是怎样认识的?

    唐峥嵘:吴中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保护、延续优秀文化遗产资源,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丰富吴中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和利用,是推动吴中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环节,因此,完善春在楼、保圣寺罗汉塑像、紫金庵罗汉塑像、轩辕宫正殿、寂鉴寺石殿、宝带桥、东山民居等国保单位规划的编制工作,依据保护规划加强保护与利用,做到在实际保护工作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对吴中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要重点监控,加大维修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文物保护单位要多与旅游经济相结合,做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吴中别具特色、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的保护利用方面吴中是怎么做的?

    唐峥嵘: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推进吴中文化强区建设,必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建立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奖励机制,形成一批如以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核雕、碧螺春制作技艺等为核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良性局面。

    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吴中刺绣精品搭乘“神州五号”遨游太空,舟山核雕走进全国“两会”,碧螺春茶特供南极科考,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登上世博舞台,藏书澄泥石雕作品《早生贵子》走进英国王室,成为威廉王子新婚礼物。

    记者:吴中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唐峥嵘:这里我介绍两个实例。一个是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光福核雕的生产性保护,我们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和支持核雕的传承与发展,把光福核雕村作为特色生态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提升改造。计划投资约4000万元,新建核雕艺术馆、大师工坊,进行村落景观改造,举办大师讲座、技能培训,鼓励核雕艺人主动创新求变,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核雕保护基地范围内有核雕从业人员有3000多人、各级工艺美术师40多名,2012年实现产值近1.5亿元。

    另一个是对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香山帮传统建筑构营造技艺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非遗项目保护的责任单位胥口镇政府在2006年组建成立了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具体执行相关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他们精心规划设立了“香山工坊”古建营造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基地由园博区、作坊区、生产区、园艺区等区域组成。这里汇聚了大师工作室、园林古建技艺作坊、园林古建筑设计营造公司、职业培训学校、研发中心等一批相关机构,目前已完成二期项目建设。

    记者:古村落遗存丰富是吴中的独特优势,在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上你们有什么规划?

    唐峥嵘:吴中区古镇、古村资源丰富,保护好古镇古村,任重道远。吴中古村落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太湖之畔的东山和金庭两镇。其中陆巷、明月湾、东村、三山岛、甪里等古村早已远近闻名。我们要加快古镇古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制定古镇古村保护和利用的实施意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加强保护,实现古镇古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加强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旅游精品,促进古镇古村旅游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加快古村落保护工程计划的实施,探索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新方法、新思路,深挖古镇古村内涵,拓展古镇古村旅游经济产业链,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百姓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采访快结束时唐峥嵘表示,作为吴中区文化部门,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充分挖掘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太湖山水资源,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加快古镇、古村落保护开发,将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立足时代发展新要求,抢占文化制高点,为推动吴中文化强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