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芳 崔成泉
5月20日,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圆满落幕。如果说,设在深圳会展中心的主会场是月亮,那么分布在深圳市各区的43个分会场则如同缀满天空的星斗,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格局,为深圳文博会期间的“设计之都”营造了别样的氛围。这其中,深圳宝安区F518时尚创意园(以下简称F518)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各省市代表团参观考察的一个目的地以及产业招商项目的发布平台。
据了解,截至5月20日,F518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34家代表团参观学习,约有6.8万人次参加了展会期间举行的相关活动,交易项目涉及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影视动漫等领域,贵州凯里的文化产业园在此进行了招商项目的发布。深圳文博会的最后一天,因有6位来自我国知名原创漫画周刊《知音漫客》的漫画家到场,参加在F518举办的“第二届创想·中国(深圳)国际创意产业峰会暨国际动漫产业链对接交流会 ”签售活动,F518园区三层大厅挤满了观众,致使记者对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董事长钟伟鹏的采访也只能是见缝插针进行。
众所周知,面对目前文化产业园区的内容空心化、产业链条不健全等问题,如何推动园区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和话题。那么,F518历时5年的发展历程会为我们业界提供哪些经验,其发展又有什么特点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园区和企业共建发展平台
时尚T台、乐队演奏台、音乐DJ、创意作品展示区,穿着印有F518园区标识黑色衣衫的工作人员……乍一看,你会以为走进了哪个大型派对,事实上,这是深圳文博会F518分会场的开幕式现场。集创意、时尚、开放等元素于一体的开幕式会场中,官员、企业人员、参与者汇聚一堂。而这也正是钟伟鹏想传达的一种理念:F518是一个充满创意、自由、开放的发展平台。
据了解,F518创办于2007年6月,是一个从村级废弃的工业厂房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园区由深圳创意名家1号工作站、F518创意前岸、深圳左街艺术创作库、品位街、F518创展中心及前岸国际酒店六大主题区及公寓、停车场共同组成,形成一个集创作、公共展示、交流学习、生活休闲为一体的产业格局。从硬件指标来看,10万多平方米的园区空间堪称完美。但决定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在于软环境的建设,软环境程度越高,其发展将会越好。因此,F518从建园开始,就深刻意识到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一直致力于创意文化和区域产业的对接,不断实现产业升级,积极推动园区文化氛围建设,已然成为惠及当地百姓的社区文化中心。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常来说,文化产业园区管理者和入驻企业之间面临双向选择的问题。因此,从市场本身来看,是否入驻园区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博弈,“优质”成为双方互相吸引对方的关键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F518以其创新的理念和模式,在充分发挥园区企业孵化功能的同时,积极构筑园区自身的产业链,从而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支持一些具有原创能力的文化企业成长方面,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其中,园区建立了对入驻的企业的评估机制,从产业关联度、行业影响、主创人员资质、未来的可成长性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完整的评估后,从根源上过滤企业和项目,吸引优质企业,实现平台的共建。据统计,截至目前,F518的入园企业已达146家,并且拥有50多位当代艺术家组成的工作团队,成为目前深圳最大的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动漫、艺术品创作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打造无边界园区的服务模式
时下,服务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条件。在5年的发展当中,F518一直关注园区服务体系的建设,转换服务方式,切实解决客户的实际需求,集全园之力研发无边界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系统,力求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实行园区的无边界管理。
除了为入驻企业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自建园起至2012年底,F518还先后举办过涉及文化行业的各类交流活动326场,参与企业多达933家,交易总额100多亿元,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纵深合作。2009年至2012年,园区共计组织108家企业赴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进行文化考察或者参加展会,促成合作项目44项,涉及交易总额1.13亿元。此外,园区还提供文化艺术服务,构建艺术孵化机制,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生活基地。并搭建常规服务平台和网络宣传平台,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等便捷服务和免费展示机会。
随着园区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园区还设置了增值服务平台,为所属企业组织业务对接,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并组织企业项目申报,协助企业持续获得政府关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等。总之,一切从客户出发,有效整合资金、政策、市场等渠道,集其所能助力园区企业的发展。
怎样把这些企业的常规服务以及增值服务做好?钟伟鹏说:“我们通过近两年来对入园企业的有效评估,其中包括对入园企业在业内的认可度和企业规模的评估,并为之寻找与其相匹配的产业合作对象,力求做到强强联合,并注重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企业结构、人才结构、纳税状况等情况的了解和可转化度而达到入园企业、制造业和园区‘三赢’的状态。”
建设闭合型产业链
所谓闭合产业链,就是产业从内容的提供、开发到成品,再到销售形成一条龙体系,才能达到所谓的闭合,也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于深谙企业运作的F518团队来说,让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只有园区发展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中,才有可能提升、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转型并可持续发展。
钟伟鹏说:“F518经过5年的资源整合,除举办产业对接活动外,制造企业的纵向产业链的深度开发、横向产业链的紧密合作,成为园区运营方在日常服务中的重中之重。园区一直注重从产品定位的创新到经营模式的塑造。对于传统产业,园区‘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辐射整个产业链的横向、纵向领域,真正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对于新兴创意产业,园区站在产业的最前端,为企业牵线搭桥,协助企业及项目对接社会资源,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面对全国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发展浪潮,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格局定位,对处在拐点期的中国文化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甚至可以说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关乎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不只是F518,还有N个“F518式”的园区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知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正如钟伟鹏在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那样,F518将始终坚持创新,汇聚国内外文化创意设计资源,将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通过创意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构筑起一条独有的、完整的产业链,并最终铸造成一个有魅力、有影响力、有产品支撑、有管理服务模式输出能力的国内一流的文化服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