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艺彩山东·文化遗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青州探秘:一座城池的佛缘
龙兴佛缘




 中国文化报 >  2013-05-2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兴佛缘

    佛像头部细节图

    于秋伟

    龙兴寺遗址位于青州市老城区东北角,与青州市博物馆唇齿相依,在过去的时光里,遗址上经常有零星的精美石刻造像出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这是一处寺院遗址,零星发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直到1996年10月的一天,龙兴寺佛教窖藏的出土震惊世界!

    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青州龙兴寺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备受尊崇的“国保”。龙兴寺遗址成为国保单位后面临诸多机遇:首先是保护力度的增强。国保单位划定严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此范围内都要自觉保护,不得随意挖掘和建设。其次是下一步开发的蓝图更加美丽,山东先期建设的曲阜鲁故城和泰安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无疑是成功的范例,随着青州龙兴寺获批国保单位,申请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再次,在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背景下,青州作为省会济南和东部旅游城市青岛的中转站,旅游前景广阔,龙兴寺遗址公园建设足以顺应这种需要,成为山东中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龙兴寺石刻造像的出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青州,这个山东中部普通的县级市,为何会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这就需要有些历史常识了。青州为“九州”之一,其丰富的历史文物揭示出,从新石器时代直到商代,青州就成为东方著名的方国之都,周代属于齐国,西邻齐都临淄,为齐国京畿之地。到汉代,青州的中心在临淄,到了东晋时期,青州改为现驻地,而且在元代之前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这批体量巨大、制作精美的佛像出现在青州并非出乎意料的事情。

    从佛教东传的路线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洛阳向东,经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泰沂山脉北麓,到达济南,然后一路向东到达青州,从青州向东经登州(今蓬莱)港,佛教东传朝鲜、日本等地。这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在汉代已经开启了,佛教的影响在汉代从印度沿着海岸线到达了海州(今连云港)港,登陆后陆续到达徐州、青州等地。青州成为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之一,一时商贾云集、贸易繁盛,这就从经济上、技术上等多方面提供了雕刻佛像的条件,加上青州南面多山,盛产质地较软、便于雕刻的石灰岩,因此青州不仅在山上雕凿石窟,如著名的驼山石窟,而且单体石刻造像盛行。另一方面,寺院数量多、分布密集、势力庞大也为石刻造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寺院借助杜牧的诗句流传下来,历史真相是,在北朝,寺院的数量之多,远远不只480座,在以青州为中心的地区,寺院分布尤为密集,龙兴寺作为主寺之外,博兴龙华寺、临朐明道寺、诸城龙兴寺、长清灵岩寺、历城神通寺等大型寺院构成了地区中心寺院,在这些中心寺院周围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很多寺院。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民间信仰和众多的寺院,对佛像雕刻提出了要求。从出土的北朝造像底座铭文中可以看到,这些佛像应该多为信众捐刻的,用以为上至皇帝、下至父母及一切众生祈福,深厚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数量众多的佛像。虽然经历了历史上的多次灭佛运动,仍然有许多佛像穿越了历史时空,尤其是这种有意埋藏、排列有序、集中放置的佛像,因为入土后未经历风霜洗礼,至今贴金彩绘仍然鲜艳、造像基本完好,更觉珍贵无比。宋代以后,山东的地域中心随着北京成为首都而转移至济南,青州失去了延续千年的地位,逐渐湮没无闻,成为山东中部一座普通的县级城市,直到这批精美北朝造像的发现轰动世界后,世界才重新认识青州。

    青州造像群的发现对于考古、艺术都有着莫大的贡献。首先,它为青州佛像建立了样式标杆,由于青州造像的唯一性和一些独一无二的特点,很多珍贵的艺术品的出处由此可以确立。其次,北朝佛像达到了中国雕刻史上的巅峰,石刻造像面容沉静慈祥、身材比例匀称、衣装生动飘逸,雕刻细致精美、比例恰当、准确传神,为中国雕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动力。

    今天在很多城市的博物馆中,你都可以看到青州风格的造像,人们站在这些佛像面前,凝视、回望,久久不肯离去,因为这种带着信仰制作的艺术品,早已经穿越了时空、国家、种族,唤起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