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娥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满街飘香的尽是艾草的味道。嗅着这些熟悉的淡淡清香,我的记忆里顿时浮现出与艾草有关的温情岁月。
在我故乡的习俗里,每年端午节都有艾草悬门楣的习俗。可是有那么几年,村里人却因为一个善意的谎言硬是把这世代相传的习俗改了。
这一切皆缘于一个老人,那就是村里的五奶奶。村里的五奶奶家里世代行医,她对山里的中草药是最熟悉不过的了。无儿无女的她,自从老伴去世之后终日上山采草药赚点生活费。村里人为了照顾五奶奶,只要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上门向她讨点草药,末了总忘不了给点草药钱。特别是端午节,仿佛是约好了似的,大家都向五奶奶讨艾草,个个都说五奶奶采的艾草又香又嫩,没有五奶奶采的艾草这个端午节就没了味道。五奶奶听了这些话,沟壑纵横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于是每年端午节采艾草成了五奶奶的头等大事。
所以,每当端午来临,五奶奶总会一大早背着个大竹筐上山采艾草,然后一家一户送上门。人们从五奶奶手里接过艾草时,总不忘了在回敬她的粽子里塞点草药钱。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五奶奶开始变得健忘了。或许是年过古稀,老眼昏花的缘故。端午节时,她采的艾草里居然杂有许多豚草!谁都知道豚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杂草,可是谁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仿佛是心有灵犀似的,村里人总是满怀欣喜地接过五奶奶送来的艾草。等她走远之后,大家再转个身把夹杂着藤草的艾草扔了,自己上山采艾草。
五奶奶不明就里,每年端午节仍旧一大早上山采艾草。有一年端午节下大雨,母亲望着窗外如注的雨帘幽幽地说,下这么大的雨,要是五奶奶上山采艾草该多么不安全啊。正叹息着,虚掩的门被撞开。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五奶奶倒在了我家门口,她背上的箩筐里装满了艾草,少说也有五六十斤重。我不知道瘦骨如柴的五奶奶是如何在泥泞的山路上背着这么重的艾草走回来的,只记得当时母亲惊慌失措地一把抱起了五奶奶。
闻声赶来的村里人,看到年逾古稀的五奶奶冒着这么大的雨为大家采艾草心里都不好受。后来,村里人为了阻止五奶奶上山采艾草,就都说端午节门楣上悬艾草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很多地方都不兴这个了,咱们村也不能落伍了。善良的五奶奶信以为真,从此不再上山采艾草了。于是,从那时起,世代相传端午节悬艾草的习俗不再沿袭,直到五奶奶去世之后,这个习俗才又重新延续。
时光荏苒,如今又是一个端午节。我嗅着艾草的香味,想着与艾草有关的乡情,内心充满了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