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文化产业属于信贷积极进入类行业,截至201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1031.69亿元,增幅56.3%,成为该行贷款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位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观点
虽然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助推器”,但火爆背后的弊端令人忧虑。乱象一,盲目一哄而上:翻阅各地的发展规划,文化园区建设一哄而上,有数据统计,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在近四五年内就建了300多个文化园。乱象二,“空壳化”和“地产化”:一些园区建好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来一些文化企业,但这些企业并无明显的上下游关系,也没有形成文化产业的链条,园区也与一般的写字楼没多大区别,一些园区的收入也只是靠收取房租来维持运转。乱象三,同质化倾向严重:目前,文化园区同质化倾向表现较为明显的主要集中在动漫和影视两个门类中,由于许多园区发展类型相似、政策趋同,产生了一批不研究市场只关注政策的“候鸟式”文化企业。乱象四,烧钱多、回本慢、盈利难:文化产业园投资多则上百亿,少则五六亿,但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乱象五,高估历史资源,制造文化泡沫:现在许多文化园区为打出“特色”牌,纷纷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兴土木,但是,透支历史文化资源,过度策划趋势值得警惕,一旦脆弱的文化生态无法承载超负荷的策划和开发,反而会破坏固有的历史文化景点,弄得古不古、今不今。(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3》主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进入战略发展阶段,按照一般统计口径计算,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大概在5万亿元左右,产值约占GDP的3.2%。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2015年前后,文化产业产值将占到整个GDP规模的5%左右。但是,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严重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什么火了大家就一拥而上,大多数时候水平很低,只是简单地模仿抄袭。其次,危险的硬件化甚至是地产化的倾向。在全国许多地方,一说到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圈地,搞文化产业园或创意孵化基地,但所谓发展文化产业经常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就是在用便宜的价格圈地盖楼。比如,现在很多地方都流行发展文化旅游,但最终项目中与文化有关的就只有几个雕塑,剩下的地要么盖豪华酒店,要么建高尔夫球场,与真正的文化产业完全是两码事。(来源:《中国青年报》)
地方
动漫产业成甘肃省文化产业新生力量
从甘肃省动漫企业数量来看,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主营动漫的企业52家,兼营动漫的企业46家,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动漫基础设计、动漫广告、动漫原创、动画片生产制作等。去年,甘肃省动漫产业产值为1600余万元,产值小,主要是受制于动漫企业的规模小而杂,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等因素。
在动漫产业人才的培育方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工业学院等一些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动漫方向的专业,开始招收本科或专科生。卡卡动漫创作培训中心、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目前已设立动漫创作室,并开始了动漫产品的基础设计和开发。(来源:《甘肃日报》)
深圳文化产业受益“营改增”
2012年11月1日,深圳市部分文化企业作为“部分现代服务业”下的“文化创意服务”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营改增”文化创意服务包括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五大类,深圳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36224户企业中约有26128户纳入试点。随着对“营改增”政策解读的深入,深圳市文化企业主动适应税制变化,“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户数及改征增值税税收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营改增减税效果明显,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营业销售收入强劲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今年第一季度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4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全市36224户文化创意企业1至5月入库国税收入39.49亿元,同比增收4.7亿元,增长13.5%,高于同口径国税收入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入库28亿元,同比增长38%。(来源:深圳市国家税务局网站)
(程丽仙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