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引领山西转型发展
之江置业:精雕城市记忆 铸造昆明名片




 中国文化报 >  2013-07-0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之江置业:精雕城市记忆 铸造昆明名片
——昆明老街文化盛宴之木石砖三雕竞技大赛侧记

    木石砖三雕一等奖获得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砖雕影壁一等奖作品《年年有余》。

    石雕大师加工石雕场景。

    木雕一等奖作品《花枋》。

    三雕评选现场及专家。

    项目简介: 昆明老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占地200亩,作为昆明市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区,区域内有文物建筑、历史挂牌建筑32栋。项目由昆明市之江置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按照“统一动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的“四统一”原则,分三期滚动实施。昆明老街项目在文化产业投资、保护修缮及文化产业的运营和管理上,做到传承与发扬,融合商贸、休闲、旅游、文博、革命纪念等复合业态,依靠老街丰富多元的建筑、人文和商贸形态载体,为昆明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一张精美的城市文化名片!

    6月27日,由昆明市之江置业有限公司主办,昆明广播电视台《盛世典藏》栏目承办的“巧夺天工、竞技雕坛——2013昆明老街文化盛宴之木石砖三雕竞技”在昆明老街钱王街宏昌巷5号举办颁奖仪式。

    活动现场,云南省文物保护、古建筑等业内权威专家对作品评选,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同时,由历史馆、保护修建馆、成果馆、前景馆组成的昆明老街展览馆已完成收尾工作,进入开馆倒计时。

    传承:之江置业一直用心在做

    “昆明老街作为昆明市重要的文明街历史街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昆明市唯一保持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区。”昆明市之江置业有限公司的沈海虹总经理说,自2009年正义坊开业庆典至今,昆明老街已经成为现代新昆明一个集吃、喝、玩、乐、购物的新地标。多年来,昆明市之江置业有限公司一直用心打造昆明老街,在2011年已基本完成了对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聂耳故居、马家大院、小银柜巷8号、居仁巷10号、酒杯楼等挂牌保护建筑的一期项目修缮。

    最近一段时间,传统工匠体系在历史建筑修缮中的发扬光大、维修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的差异化与开放式标准、“群组设计”和小规模渐进式维修、“匠师设计”的引入,已经成为之江置业工作中高度关注的重点。

    为昆明老街即将要实施的二、三期工程保护修建工程,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古建筑文化遗产,真实地还原老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之江置业设想通过古建筑建造技艺的系列比赛,在符合近代昆明地方性风格总体特征并且弱化成本和工期制约的前提下,鼓励各地能工巧匠的积极参与,期望能达到几个目的:(1)充分发挥传统匠师在历史建筑修缮工作中的作用甚至重新回归创作设计环节;(2)检验当前云南省内主流修缮队伍的技能状况,特别是大工匠的工艺水准,与清末民国时期做对比;(3)了解省内古建筑行业传统匠师的传承和变迁发展;(4)调整和优化昆明老街古建筑修缮的工艺和材料选用标准;(5)通过比赛,广纳有实力的施工单位。

    这个想法得到了各级文物、规划部门和众多修缮施工企业的支持和积极响应。本次在举办的木石砖三雕大赛,是系列比赛的第一期。配合这次比赛,公司在五月份深入通海、剑川、沙溪等地追根溯源,实地调研了一批传统工匠村,寻访大批雕刻老工匠,现场考察老建筑,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形成了上千张照片和数万字的考察报告。一些心得体会,希望有机会能和专家、业内人士分享并运用到昆明老街的保护修建工作中去。

    三雕:古建民居的精华

    精美的雕刻饰品是我国传统风貌建筑中的一大特色。砖木石三雕可以称作古建筑民居中的精华,也可以说是民居中的眼睛。

    素有“木匠之乡”之称的剑川县,几乎家家户户都与木头打交道,而木工艺人的技艺也是祖辈相传,他们擅长雕刻各种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用以装饰门窗、家具等。剑川木雕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产品多选用优质的红木、西南桦、缅甸红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闻名于世的彩花大理石,使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剑川木雕有豪华典雅、富有民族气息的客厅家具类;古朴高雅的嵌石餐厅家具类;栩栩如生的九龙壁画、九狮壁画、花鸟壁画类;各型座屏、挂屏、屏风类;古建筑的格扇门、窗、花枋等几百个品种。

    石雕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枝灿烂奇葩。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盛于唐。石刻源远流长,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雕刻产品主要以人物、动物、壁炉、花盆、栏板、喷泉、浮雕、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各种精品雕刻等等。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

    砖雕是中国古建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砖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传承祖辈技艺,结合当地特点,使得砖雕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创作:传承古法中加入新元素

    传承于祖辈手工艺的工匠们,每天都会痴迷于自己创作的作品,他们有时为了一件作品能连续顺利的完成,经常废寝忘食、昼夜劳作。这种全身心投入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都是对自我的全新超越,更是在祖辈工艺的基础上青出于蓝胜于蓝。

    木石砖三雕大赛的30件作品涵盖了木石砖雕刻最为精华的技艺,镂空雕花隔扇门、花枋;神态活灵活现的石狮子;精美的门枕石、花台、柱础;寓意深刻的砖雕影壁等等。无不是各路大师的精心之作。在传承古法的同时,也加入了大师们自己的创意,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作品赏心悦目的同时,更加具备地方特色和实用性。

    保护:修旧如旧,原汁原味

    精美而优秀的雕刻作品,将会用于昆明老街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并做到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对于历史建筑的修缮,要忠实于其原格局型制、原工艺和原材料,保存好该建筑物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历经使用的痕迹,甚至有选择性地接受一些人为的变动和改造。建立在严密的勘察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之上,忠实于“原”、保存好“旧”,留存好各个历史时期的印记,“仿旧”的添加部分应该和真实的“原旧”有所区分,这是之江置业目前对于历史建筑单体修缮的基本态度。

    另外,昆明老街将秉承四个原则来修缮昆明市内唯一保持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区:第一,原真性。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持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文物建筑不改变原状。第二,整体性。保护房屋建筑本身的同时,积极保护周围环境,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街、巷、院、建筑和周边环境景观的多层次、立体保护体系。第三,可读性。要保留街区与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痕迹。第四,可持续性。保护结合科学利用,保护结合有效监管,“渐进式”“小规模”陆续开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