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河南固始:国家级文物保护区被圈建住宅
海外民乐传播:既艰辛,又骄傲
美术馆争《父亲》不如亲民众
首届全国阅读推广高峰论坛在浙江举行
尼山书屋落户马耳他
考古表明甘肃河西地区在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
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在湖南开幕
上海青少年暑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湖北“雷霆”行动助推平安文化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管理人才研修班开班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3-07-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古表明甘肃河西地区在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

    新华社兰州7月14日电  (记者连振祥)甘肃省河西走廊“四坝文化”东灰山遗址中,曾先后出土了16件铜器。日前在兰州结束的东灰山遗址研究座谈会上,考古学者认为,这些铜器要比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器早,甘肃河西地区是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

    “先有东灰山遗址中的铜器,后有中原一带商周的青铜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说。

    “四坝文化”是公元前2000年主要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民乐、山丹两县境内的四坝滩,于1956年被考古界命名为“四坝文化”,其中出土文物较多的是民乐县境内的东灰山遗址。

    民乐县文物局副局长陈之伟介绍,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考古系对东灰山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清理墓葬249座,出土石器、陶器、铜器、金器等各类文物1003件。经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碳14测定,这些文物距今4300年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