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邓雅琴 通讯员 胡群义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家。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的黄兴故居,这里道路通畅、游人如织。自1980年成立,黄兴故居纪念馆在33年中历经3次大修,故居已由过去保留的12间正屋恢复到现在的大小房屋53间,占地28亩,全面恢复了江南农家庄院的风貌。
“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黄兴39岁的时候,曾在漂泊动荡的革命生活中留下了这样的思乡诗句。黄兴朝思暮想的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
黄兴故居外部的木质结构呈现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相映成趣,一幅灵动的水乡水墨画映入眼帘。行走在居所内,不需要任何现代降温设备便倍感凉意、舒适宜人。它的造型均衡简洁,根据气候特点和生活需要,采用合院、天井、通廊等形式,使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透着一股朴素自然的韵味,建筑与自然之间“巧于因借,精于体宜”的营造法则在故居设计上显露无余。
近年来,黄兴故居的年接待游客量由过去的五六千人次上升到现在的近30万人次,并在逐步完善相关硬件设施,以充分发挥这个湖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建设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黄兴故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水田阡陌间守望,这座江南农家庄院,水塘畔遍植垂柳,后花园林木茂密,可登小山远眺,可坐木亭暂歇,朴实中透着雅致,令人流连忘返。山水相依,茂林辉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追昔、探幽、揽胜,使黄兴故居风生水起、钟灵毓秀,成为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100多年前,黄兴抱着赤诚爱国的革命思想从这里出发,而今,人们走进这座历经风雨沧桑的青砖瓦房,近距离感受这位民主革命家的气息,追寻那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黄兴故居纪念馆副馆长周娟告诉记者,黄兴故居未来建设及发展的目标是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黄兴精神”遗产,将革命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旅游资源整合,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文化娱乐、观光旅游之中,让游客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感悟浸润其中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