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群众既是享有者也是创造者
图片新闻
《保尔·冬妮娅》演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河北元中都被列入全国重要大遗址
海口大力整治娱乐场所
《北平无战事》聚焦经济战线
美丽海洋 蓝色梦想




 中国文化报 >  2013-08-2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海洋 蓝色梦想
——2013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回顾

    休渔谢洋大典

    休渔谢洋大典祭祀场面

    国际艺术衍生品展现场

    边思玮

    8月13日,《大海歌谣·中国海洋歌会》在浙江舟山嵊泗列岛上演。来自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海南以及我国台湾等地的100多位渔民汇聚嵊泗列岛,在夜幕下唱起原始而豪迈的渔家号子,为碧波万顷、风景如画的嵊泗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在这样一场别具特色的渔家号子表演中,持续了两个多月的2013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落下了帷幕。

    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自200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这个每年6月至8月举行的节庆活动,从渔民休渔期间的自娱自乐,逐渐发展壮大为汇聚全国海洋民俗和海洋文化的盛会,并于今年正式被批准成为全国性的海洋文化庆典。

    美丽海洋——这是本届中国海洋文化节的主题。舟山坐落在中国东海,1300多个岛屿如明珠般散落其中,因美丽海洋的自然风光而兴,更因中国海洋文化节而逐渐拥有厚重文化底色。

    融民俗、时尚、学术于一体

    6月16日,随着舟山岱山岛本地渔民老大的一声号令,休渔谢洋大典正式开始,也意味着海洋文化节拉开帷幕。当天的开幕式以岱山特有的祭海谢洋传统习俗为载体,全国各地沿海渔民加入,随着渔家姑娘跳起传统舞蹈,整个活动成为一场各地渔民的大联欢。此后,以“民俗民风、艺术学术、时尚浪漫”三个板块为主导的21项活动陆续展开。

    “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本届海洋文化节的重点。”舟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邱平海说。舟山因海而生,长久以来形成了祭龙王、谢龙王等民间习俗,舞龙作为舟山渔民力量和精神的象征,已成为渔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3日,一场聚集了舟山本地13支舞龙队以及全国4支南狮、北狮代表队的“中国南北狮表演赛暨舟山市舞龙大赛”,作为海洋文化节的一部分隆重上演。“热烈、惊险、惊奇”是观众对300余位运动员精彩表演的评价。在《大海歌谣·中国海洋歌会》上,全国各地的渔家号子汇聚一堂,渔歌作为海洋民俗文化的精髓,在年轻人中得到了传承。

    在传承历史、传播民俗文化的同时,海洋文化的现代理念和国际理念也在本届文化节中得到了体现。定海风情国际海岛秀邀请了五大洲11个国家的演员表演夏威夷草裙舞、巴西桑巴舞等;“秀山秀水·我为泥狂”海泥秀让大家品尝了“泥巴浴”的乐趣;“美丽海洋”全国海洋摄影大赛多视角地呈现了缤纷的海洋生态;“海滨之夜·国际音乐汇”和“世界美食荟”等活动,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不同海洋文化的碰撞,更提升了舟山的旅游魅力。今年夏天,去舟山看海洋文化节成为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民众前往舟山的一个重要理由。

    如果说有游客尚未醉心于民俗表演和休闲旅游,本届海洋文化节的“专业文化大餐”则给了他们更加酣畅淋漓的体会。文化节期间,欧洲名家钢琴交流会邀请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钢琴系教授弗拉基米尔·卡林就音乐教育和表演和舟山市民进行了交流;中国海洋文化论坛对如何建设海洋强国、建设美丽海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国际艺术衍生品展将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带到市民身边;首届中国海洋文化“浪花奖”评奖活动,更是选出了近年来全国优秀的海洋文化学术研究成果和文学作品,提升了文化节的学术品位。

    丰富而又和谐,这是中国海洋文化节带给人的直观感受。也许只有舟山这个全国最大的群岛城市、历史悠久的海岛名城才能有如此强的包容力和创新力。

    扬惠民、务实、节俭之风

    8月13日,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这恰好是2013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闭幕的一天。凡是参与或是了解本届海洋文化节运作的人,都会自信满满地说一句:中国海洋文化节用实际行动提前践行了这一倡议。据活动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海洋文化节在设置活动时,一直坚持“尽可能少用政府钱”,尝试节庆活动从政府向企业主导转变,真正走市场化道路。

    节俭办会、善于借力是本次文化节的办节思路。文化节策划之初就摒弃了政府斥巨资办会的惯常做法,推出海洋文化节宣传推广联盟,获得不少企业响应。最终,舟山本地20多家企业给予了文化节数百万元的经费支持。用邱平海的话讲,就是企业越来越重视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文化与经济共舞”。

    事实证明“文化与经济共舞”的做法是正确的:国际游艇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30家游艇展商参展,共促成意向订单额6000万元;太平洋百货通过承接国际艺术衍生品展促进了销售额明显上涨;旅游部门把本届海洋文化节的部分活动进行打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节俭才能为民。5月28日,海洋文化节作为浙江省首批节庆活动获国务院批复:要求围绕海洋战略实施,发动社会和群众参与,并使之成为节庆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成为海洋文明的推动者和传播者。这一指导意见,成为贯穿整个海洋文化节的中心思想:让群众成为本届海洋文化节的主人。

    于是,渔民们走上了“舟山渔民秀”舞台展示自身风采、交流生产技艺、介绍渔村习俗,1万余名群众享受到了与海为伴的快乐;“美丽舟山”舟山市全民合唱活动吸引了渔民、干部、学生、老师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多个领域的人参加;数十场“美丽新区·同城共享”文化走亲活动,更是促进了舟山各地、各岛以及舟山和宁波之间的交流,不仅实现了对本地资源的挖掘整理,更拓宽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视野。据统计,本届文化节共吸引了观众80多万人次,创历届海洋文化节之最。

    在《大海歌谣·中国海洋歌会》上,当不同地域渔民喊起那风格不同,但都洋溢着海洋原始味道的渔家号子时,台下的数千名观众也禁不住欢呼和声。这一刻,纵然没有炫目的舞台,没有大牌的明星,只是沙滩明月大海相伴,而在海边歌唱舞蹈的人们,却真切传递着大海的灵魂。

    一张国家级新区的蓝色名片

    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我国“十二五”规划,标志舟山成为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目前唯一的群岛新区。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颁发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规划,也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之后,舟山更加有底气地吹响因海而兴的号角。

    大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全面构建海洋战略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略,不仅事关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现代文明强国,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亲近海洋、树立蓝色国土意识,朝着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舟山用一张中国海洋文化节的蓝色名片,迈开了邀请人们了解海洋的第一步。

    从“浪花奖”评选到海洋文化论坛,从海洋摄影大赛到渔歌展示,中国海洋文化节的各项活动都在向世人展示着美丽海洋的丰富文化底蕴,并通过公共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这三驾马车,吸引人们来到舟山这个美丽海岛,亲近大海,畅享优美的海洋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本届中国海洋文化节虽已闭幕,但舟山的蓝色梦想才刚刚开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