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湖湘文化·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人人参与文化 人人享受文化
长沙探索民营书店求生之道
图片新闻
纪念杨勇百年诞辰《烽火梁山》开拍
长沙市书协建立创作委员会
7000年前陶罐见证长沙种稻史
长沙市长郡中学举办青少年专场音乐会
烟花绣:秀出文化产业新思路
三湘掠影




 中国文化报 >  2013-08-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000年前陶罐见证长沙种稻史

    本报讯  湖南长沙县南托出土的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已有7000年历史,被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长沙国宝档案》列为长沙陶瓷中的头号国宝。

    大塘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石器和陶器两大类。其中石器中绝大部分为磨制石器,有斧、刀、镰、磨棒等;陶器以夹砂红陶和灰陶为主,还有少量的黑陶和白陶,器型主要为釜和碗,也有罐、盆、甑。

    经过专家考证,长沙县大塘遗址是一个7000年前的聚落遗址,原始的宗教、彩陶、刻画符号及彩绘图案是其独特的文化标签。这说明,7000年前,长沙的先民们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拓荒耕耘,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残片高9.2厘米。陶罐的口部至颈部装饰有褐彩绘格纹,形状类似舞蹈人物;系部彩绘有变形叶状纹饰;肩部以下绘有对称的高冠凤鸟,凤鸟以大叶脉纹相隔,鸟衔树枝,尾翼飘逸,线条极其流畅轻盈。

    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说,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可以说是南方出土的最精美陶瓷之一,无愧为现有长沙陶瓷中的头号国宝。(和  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