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摄影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欢聚在达茂草原




 中国文化报 >  2013-09-04
放大 缩小 默认
欢聚在达茂草原

    骏马奔驰,大赛犹酣。

    用最圣洁庄重的礼仪迎接宾客。

    角逐奖杯的牛群向赛场行进。

    在敖包相会的是一颗颗虔诚的心。

    希拉穆仁草原的婚礼。

    靓羊来比美,牧民乐融融。

    谁持铁骑当空舞,挑战极限任逍遥。

本报记者 王晋军 文/图

    油菜花灿若黄金,土豆花洁白似雪,大草原碧绿如玉,各色野花在风中摇曳开放。如画风景所在地就是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包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于7月20日在此拉开盛幕。为期80天的节日,将是最美季节里的草原狂欢。

    达茂旗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特。希拉穆仁草原是自治区最早开放的旅游景区。这里文化底蕴厚重,文化遗存丰富,包头市60%的不可移动文物犹如珍宝镶嵌在达茂旗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敖伦苏木古城遗址、乌兰察布岩画、金堑壕遗址等,有哈布图哈撒儿祭奠堂以及汉长城、北魏长城、康熙营盘等历史遗迹。

    走在城镇徜徉牧区,都会陶醉在温馨浓烈的节日氛围里。这真正是老百姓自己的盛大节日。达茂旗委书记伏瑞峰对记者说:“我们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和参与,了解自己的历史,形成文化自觉,激活每一个达茂人心中的家乡情,从而达致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受益。”

    “肩上扛着文化责任,心里装着文化激情,我们要把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工作中去。” 达茂旗委宣传部部长艾静向记者介绍:如今,以敖伦苏木古城为代表的景教文化,以哈布图·哈萨尔为代表的蒙元祭祀文化,以嫁到汪古部的成吉思汗之女阿剌海公主为代表的姻亲文化,以百灵庙抗日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文化,以龙梅和玉荣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等等,得到大力传承弘扬,达茂旗深厚的各形态文化得以生动鲜活地立体呈现在百灵齐鸣的美丽草原上。

    本次节日的文化活动包括了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晋蒙陕冀“二人台坐腔”大赛,《盛世草原 美丽达茂》专场晚会,“楚格拉好来宝之乡·道尔吉仁钦作品”专场晚会,首届马头琴、长调比赛,音·舞·诗《草原祭礼》专场晚会, “安答·奈日”中蒙文化交流大型文艺晚会等。体育活动包括了首次在草原举办的全国摩托车锦标赛,国际摩托车顶级极限表演赛,展示力量之美的蒙古族搏克比赛,展示传统技艺的蒙古族射箭比赛,展示激情和速度的蒙古族赛马比赛,以及独具特色的布鲁、走马、赛驼及草原自行车越野赛等。旅游活动包括了“诗情草原·浪漫婚礼”草原集体婚礼、希拉穆仁旅游文化节、水库垂钓比赛、原生态牧家乐、农家乐展示体验游、草原历史文化遗址探秘游、满都拉口岸风情游、乌克、石宝现代农业观光游、追寻英雄朝圣游、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游等。商贸活动则包括了有机绿色农畜产品交易会、民族特色产品交易会、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别开生面的荞麦节、向日葵节、马铃薯节和牛羊比美大赛。

    去年,达茂旗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亿元,旅游已经成为达茂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产业。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实现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突破5亿元。以餐饮、骑马、歌舞为主要特征的蒙古包旅游景区、景点如繁星般撒落在720平方公里的希拉穆仁草原上,这样的景区、景点多达158家,其中能够接待旅游团队的就有30多家。希拉穆仁镇65%的牧民从事和参与旅游业,70%的收入来源于旅游业。旅游,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文化产业。

    达茂草原历史上曾生活着达尔罕和茂明安两个蒙古部落,一首《达尔罕的额吉》,唱不尽对草原的无限深情﹕“怀着虔诚敬意扑进你的怀里,心向草原爱在心底。达尔罕额吉长生天护佑着你,儿女永远守护美丽。”讲一串传奇故事给你听,展一片草原风情让你看,传统牧民变身文化使者,古老草原再现绿色生机, 游牧文化旅游节敲响开场锣鼓,拉动发展好戏连台……游牧是精神,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必将在达茂草原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