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银平
据媒体报道,国家图书馆公共服务区域已对读者年龄放宽。此前,进入总馆北区中外文文献开架阅览区的读者必须年满16周岁,如今读者只要年满13周岁便可入馆博览群书。而少儿馆则从原来只接待6岁至15岁的小读者,改为12岁以下均可。同时,增加了针对低幼儿童的服务,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监护下到专门的区域看书。
日本学者七田真认为,“3岁就能轻松阅读书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会有读书欲。”儿童阅读,是“花的事业”“根的工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会造就书香琴韵、喜爱学习的性格,形成一种习惯,对于国家的文化发展、民族气质的培养,都是积极的熏陶、影响和推进。
国家图书馆在国内率先接纳3岁读者,不仅是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挖掘,更是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值得其他图书馆学习和借鉴。
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很注重儿童阅读。比如,澳大利亚的图书馆每周都有固定时段是“故事时间”“阅读时间”,邀请父母带孩子一起到图书馆参加活动,跟着馆员阅读、讨论、做游戏。美国纽约皇后区公立图书馆对小婴儿也开放,刚满1岁的小读者可以抱来听故事。日本将儿童图书馆建在公园里,使孩子们既可以享受园中的绿地、湖水、假山,又可以享受读书的快乐。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都知道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但因为担心他们的喧闹影响公共阅读氛围,很多图书馆不愿意对儿童开放。“儿童莫入”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读书权,也让公共文化服务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缺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图书馆悦纳3岁读者,不仅具有示范性,也体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的胸怀。正如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所言,“开放低幼儿童阅读对馆员而言是一种挑战,安全和管理的压力不言而喻。”但越是迎难而上,就越能凸显国家图书馆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彰显其文化和社会价值。
当然,为了保持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也要多强调公共阅读规则,让孩子懂得,图书馆就是安静的公共文化空间,要学会尊重文化、尊重阅读,以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静心阅读习惯,让其成为真正的“爱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