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文艺精品创作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精品创作

    《瑞蚨祥》 剧照

    《云翠仙》 剧照

    《沂蒙情》 剧照

    《红高粱》 剧照

    《向前向前》 剧照

    《百姓书记》 剧照

    《严复》 剧照

    《泉城人家》 剧照

    《两狼山上》 剧照

    《聊斋遗梦》 剧照

    《项羽》 剧照

    《儿行千里》 剧照

    《古城女人》 剧照

    《圣水河的月亮》 剧照

    《李二嫂的新故事》 剧照

    关键词

    三大工程 精益求精

    直击现场

    8月20日至21日,由山东省京剧院排演的新编近代历史京剧《瑞蚨祥》经多次加工后在济南市梨园大戏院亮相。作为山东省15台冲击“十艺节”文华奖重点剧目之一,《瑞蚨祥》讲述了百年老号“瑞蚨祥”在清末时期国危商敝的环境中求新求变谋发展的故事,反映了一代鲁商孟洛川“经道义,营民生,顾国谋利”的大商风范和仁厚经营的儒商情怀。22日,《瑞蚨祥》专家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与会专家对打磨后的《瑞蚨祥》给予了较高评价,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说,《瑞蚨祥》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厚重与大气,修改后的版本抓住细节做足文章,让京剧的“戏趣”得以充分释放。

    亮点解读

    《瑞蚨祥》专家研讨会仅是山东提升艺术精品创作水平所做努力的缩影。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推动文艺创作繁荣是中国艺术节的重要作用之一。历数以往9届艺术节,所催生的优秀戏曲、话剧、舞剧、歌剧等文艺作品不计其数。而山东省2011年发布的《山东省文化厅“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繁荣文艺创作被列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创作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以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为标准,抓好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力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我省作品参评数量和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此外,《规划》中还提出要完善艺术创作机制、推动齐鲁地方戏曲振兴发展以及加大“名戏”、“名家”宣传力度。以山东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例,山东省提出要围绕备战“十艺节”,新创作优秀剧目50至60台。实施舞台艺术“十百千”计划,全省重点打造10台精品剧目、扶持100台重点剧目、储备1000部优秀剧本。

    为给迎“十艺”艺术创作提供科学的支持体系,山东省还先后组织建立了由文化部专家、省内专家、各市文广新局三级组成的剧本遴选机制、重点作品研讨加工机制和全省创作情况统筹调度机制,全省17市则根据《全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制定了各市备战“十艺节”艺术创作规划,召开动员会,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艺术创作规划的落实。同时积极争取艺术创作资金,确保艺术创作工作顺利进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全面提升全省的艺术创作实力,磨砺打造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山东以抓好重点剧目、节目排练演出和打造提升为着力点,全力打造一批影响当代、传承历史、常演常新、雅俗共赏的高水平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奉献给社会。

    “十艺节”在山东举办,将为山东艺术创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对于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机遇十分难得,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艺术创作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推动艺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筹备,发挥好“十艺节”的巨大带动作用,不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树立山东良好形象。

    参与者说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借着“十艺节”的强力推进,山东的艺术精品创作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取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丰硕的成果!——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十艺节”组委会创作演出部部长陈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