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大工程 精益求精
直击现场
8月20日至21日,由山东省京剧院排演的新编近代历史京剧《瑞蚨祥》经多次加工后在济南市梨园大戏院亮相。作为山东省15台冲击“十艺节”文华奖重点剧目之一,《瑞蚨祥》讲述了百年老号“瑞蚨祥”在清末时期国危商敝的环境中求新求变谋发展的故事,反映了一代鲁商孟洛川“经道义,营民生,顾国谋利”的大商风范和仁厚经营的儒商情怀。22日,《瑞蚨祥》专家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与会专家对打磨后的《瑞蚨祥》给予了较高评价,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说,《瑞蚨祥》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厚重与大气,修改后的版本抓住细节做足文章,让京剧的“戏趣”得以充分释放。
亮点解读
《瑞蚨祥》专家研讨会仅是山东提升艺术精品创作水平所做努力的缩影。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推动文艺创作繁荣是中国艺术节的重要作用之一。历数以往9届艺术节,所催生的优秀戏曲、话剧、舞剧、歌剧等文艺作品不计其数。而山东省2011年发布的《山东省文化厅“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繁荣文艺创作被列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创作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以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为标准,抓好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力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我省作品参评数量和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此外,《规划》中还提出要完善艺术创作机制、推动齐鲁地方戏曲振兴发展以及加大“名戏”、“名家”宣传力度。以山东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例,山东省提出要围绕备战“十艺节”,新创作优秀剧目50至60台。实施舞台艺术“十百千”计划,全省重点打造10台精品剧目、扶持100台重点剧目、储备1000部优秀剧本。
为给迎“十艺”艺术创作提供科学的支持体系,山东省还先后组织建立了由文化部专家、省内专家、各市文广新局三级组成的剧本遴选机制、重点作品研讨加工机制和全省创作情况统筹调度机制,全省17市则根据《全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制定了各市备战“十艺节”艺术创作规划,召开动员会,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艺术创作规划的落实。同时积极争取艺术创作资金,确保艺术创作工作顺利进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全面提升全省的艺术创作实力,磨砺打造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山东以抓好重点剧目、节目排练演出和打造提升为着力点,全力打造一批影响当代、传承历史、常演常新、雅俗共赏的高水平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奉献给社会。
“十艺节”在山东举办,将为山东艺术创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对于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机遇十分难得,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艺术创作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推动艺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筹备,发挥好“十艺节”的巨大带动作用,不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树立山东良好形象。
参与者说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借着“十艺节”的强力推进,山东的艺术精品创作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取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丰硕的成果!——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十艺节”组委会创作演出部部长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