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文化人才
美术创作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术创作

    关键词

    中国风格 齐鲁气派

    直击现场

    2013年9月5日,“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终评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明明、著名油画家詹建俊、版画家广军、雕塑家吴为山、水彩画家黄铁山等40余位美术专家、学者对568件初选入围作品进行了终评。

    “十艺节”全国优秀美展自今年3月开始接受申报,共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和解放军、全国检察系统以及众多美术专业机构申报的作品4700余件。7月底,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了初选评审。本次终选评审将通过审看作品原作,评出参展作品的建议名单。入围作品将于“十艺节”期间在山东省美术馆新馆集中展出。

    亮点解读

    每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都会给主办城市带来意想不到的文化收获。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艺术节更像一棵撒播文化种子的蒲公英:飘来之际,前方的人满心期待;经过之后,文化艺术之花必将在那里绽放。金秋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有着孔孟之乡美誉的山东举办,这项国家级艺术盛会不仅为齐鲁大地的人们提供了自我表现和服务的机遇,也为山东文艺界的人士打造了展示和交流艺术创作成果的平台。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全国美术作品展评无疑是一场“重头戏”。怎样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提升山东美术创作水平,推动齐鲁画派成长,助推文化强省建设,是山东美术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究竟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创作?怎样才能发挥美术创作对建设文化强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一个具体、清晰而明确的工作思路,美术创作的积极作用也不会被充分发挥。作为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和表现活动,美术创作包含了画家从审美认识到审美表现、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全过程。美术创作的成果——美术作品,既有助于展示山东的文化形象,使更多人关注山东、了解山东,进一步形成关于齐鲁文化的认同感。

    在“十艺节”的筹备过程中,为将全省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态势持续下去,山东果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科学规划,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强化保障。首先,在领导层面,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十艺节”美术创作工作高度重视,山东省筹委会制定美术创作规划,并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积极开展对美术创作骨干的培训;在规划层面,山东组织实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齐鲁颂·“三个一百”艺术创作工程、“美丽的传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中国画创作等重点工程,强化山东画院建设,积极开展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工作;在硬件层面,山东省的美术创作和展览设施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山东画院、山东省美术馆新馆和全省一大批美术创作、展览设施已经竣工。

    虽然采取了多项卓有成效的举措,但不可否认,山东省当前的美术创作任务仍然艰巨。只有将提高认识、加强组织推动以及强化领导保障等措施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山东省的美术创作才可以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参与者说

    要想提高山东省美术创作水平,重担还是要落到全省美术工作者的肩上。全省美术工作者要抓住“十艺节”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汲取创作营养,从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中获取创作灵感,从丰富的群众生活中迸发创作激情,以饱满的热情、辛勤的劳动、精湛的艺术,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推动山东省美术事业不断发展繁荣,争取在“十艺节”上取得优异成绩!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十艺节”群文及美术部部长李宗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