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局长寄语“十艺节”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放大 缩小 默认
局长寄语“十艺节”

    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济南成功启幕。十艺节期间,除济南作为主会场外,多地市设立了分会场,分别举办各项展演和比赛活动,为全面展现地方特色文化、促进齐鲁文化与各地文化的交流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各地市历时近两年的筹备,在剧目创作、场馆建设、公共文化、文化惠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借力十艺节,各地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化事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各地市的文广新局局长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感悟。

    济南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程华

    “十艺节”在济南举办,成为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助推器。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艺节”筹备工作,集全市之力努力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全国艺术盛会。

    目前,省会大剧院、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和群星剧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济南市县(市)区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分别有7个,其中一级馆5个;绝大部门区县的图书馆、文化馆都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4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均建成综合文化站、576个社区均建有文化中心、4551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大院,基本实现县级及以下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济南市倾力打造了冲刺“文华奖”新创作剧目的方言剧《泉城人家》和京剧《项羽》;广场舞《幸福像花儿一样》、山东琴书《亲家亲》、群口山东快书《肉夹馍》、儿童情景剧《我们的名字》等4件作品冲进十艺节“群星奖”舞蹈、曲艺和戏剧门类作品决赛;11件美术作品参加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历时6个月,组织实施了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惠民展演活动,共举办活动96场,观众达66万个人利益人次,23个省(区、市)及省内14个市和我市的优秀群众文艺队伍参加了展演。真正实现了将十艺节筹办进程变成文化惠民的过程,把艺术节变成“人民的节日”。

    临沂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曹首娟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临沂市承办了全国舞蹈比赛的项目。本着节俭、惠民的承办宗旨,“十艺节”舞蹈比赛的开幕式及每场比赛节俭、朴素,充分展示了舞蹈艺术本体的魅力,让沂蒙革命老区人民不出家门就欣赏到最高水平的舞蹈表演。“十艺节”给临沂带来的文化福利不只体现在舞蹈比赛上。

    “十艺节”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临沂市以“十艺节”为契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十艺节”催生了一批沂蒙文艺精品。我市精心打造了一大批反映沂蒙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三部参赛文艺作品全部入围“十艺节”决赛。其中,大型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成为开幕式两部备选剧目之一,入围“文华奖”决赛,主演刘莉莉获文华表演奖;三人舞《风雨担架》获大会组委会特别奖;群舞《拉大耙》入围“群星奖”决赛。

    “十艺节”锻炼了全市文化干部队伍。通过承办、参与和观摩“十艺节”,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追求卓越、开拓前进的信心;加强了与全国高水平文艺人才的学习交流,培养锻炼了文化人才队伍。

    青岛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纪刚

    作为东道主,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准备好了! 作为“运动员”,我们可以坚定地说:我们来了!” 

    作为“十艺节”承办城市,青岛的七大专业场馆将在“十艺节”期间上演20台文华奖剧目,而青岛有八台剧目将参与“十艺节”重要奖项的角逐。

    青岛要拿服务的金牌。我们提供全省最多的专业场馆承接演出,动用百名志愿者将接待上万人次来宾。青岛共投资30亿打造七大场馆,包括青岛大剧院、市人民会堂、青大剧场、广电影视剧场、楼山剧院、海泉湾·天创演艺剧场和胶州市会展中心剧场等,可以确保承担20台精品参赛剧目的演出任务。 

    青岛共有八个剧目参与重要奖项的竞争。青岛市歌舞剧院的舞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青岛市话剧院的儿童剧《向前,向前》是一部励志青春剧,都是冲奖力作。广场舞《豪情鞭鼓俏秧歌》等6个作品入围“十艺节”群星奖决赛,是全省入选群星奖最多的城市。青岛还有24件美术作品入选 “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作品评选。

    青岛还将以全新的节俭办会原则,完成“十艺节”文华奖颁奖礼以及闭幕式的承办。而计划投资的1200万资金将节省出千万余元,用于青岛的文化惠民政策。

    “十艺节”是一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在青岛,市民享受文化惠民政策,最低80元就可以看到文华奖竞赛剧目,惠民票占到总票数的45%。

    烟台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明

    两年来,烟台市以筹办“十艺节”为文化发展的难得契机,进一步打造胶东文化龙头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通过“十艺节”筹办工作的带动与促进,烟台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重要突破。首先,在市区和县域建设完善了一批重要文化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烟台市共有5处“十艺节”赛事承办场馆,承担了12台、24场“文华奖”参评剧目的演出承办任务。第二、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实现突破,我市有4件群文作品成功入围“群星奖”全国决赛,两件专业艺术剧目入选“十艺节”展演,9件美术作品入围“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8件作品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已基本建立起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四、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结合去年11月“十艺节”大型赛事活动全国首场的“群星奖”音乐门类作品复赛在烟台的成功举办,我们举办了首届烟台文化艺术节,为“十艺节”承办营造了浓厚氛围。

    我们将高标准、全方位做好“十艺节”承办工作,充分展现文化烟台、文明烟台、好客烟台的风采,并借此机会推动胶东文化龙头城市建设,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推动烟台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淄博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贡平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琉名城、足球故乡,这些耳熟能详的城市名片,无不展现着淄博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淄博市扎实推进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特别是“十艺节”筹办工作开展以来,淄博市作为五个主要承办城市之一,坚持筹办和参评“两块金牌”一起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淄博剧院等四处十艺节“文华奖”剧目比赛用场馆全部投入使用;艺术创作精品迭出,新编聊斋题材五音戏《云翠仙》被列为“十艺节”山东省重点推荐剧目,新编京剧《诗杰王勃》和新编大型舞剧《齐风·甫田》分别入选“十艺节”优秀邀请演出剧目和祝贺演出剧目。回首两年来,我们以筹办“十艺节”为契机,立足于文化强市建设,各项文化工作频结硕果;两年来,我们走过的是一条艰难而辉煌的筹备之路、发展之路、惠民之路。

    我们将秉承齐文化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精彩的演出,充分展示文明淄博、生态淄博、和谐淄博的独特魅力,与其他承办城市一道,为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盛会作出积极贡献。

    泰安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康

    泰安市作为“十艺节”筹办城市之一,将承办“群星奖”音乐门类决赛和“文华奖”部分剧目比赛任务。参与并承办“十艺节”,是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难得机遇,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文化泰安城市形象的良好平台。

    近年来,泰安市文广新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备战“十艺节”,使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泰安文化艺术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施工现已落成,铸就了泰安城市新地标;文艺精品创作实现了新突破,新编历史剧《两狼山上》成功入选“十艺节”参评剧目,代表山东冲击“文华奖”。器乐合奏《石韵·泰山》等5件作品成功取得了参加“十艺节”、决战“群星奖”的入场券。《岁月如歌》、《秋日凝翠岭》两件作品入选“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泰安市超前谋划制定“后十艺节”文化场馆惠民长效机制,创新提出了“托管经营+驻场演出”的剧场管理模式,2012年“泰山国际登山节文化周”上签约的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驻场演出,突出了泰山文化特色元素,增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艺术本体与旅游产品的结合。

    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和文化艺术界的同仁们,来泰安共享泰山文化的无限魅力,携手共创文化艺术的美好明天!

    威海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林强

    “十艺节”群星奖戏剧门类作品比赛在威海举行,既是十艺节组委会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也是推动威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契机。我们按照“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理念,用十二分的热情欢迎四海来宾,用十二分的细心做好赛场保障,用十二分的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全力争取把“十艺节”办成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在筹办过程中,威海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新馆规划动工,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建成,威海市农村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与服务成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艺节”筹办过程变成了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过程。

    决赛即将来临,我们在认真总结复赛承办和参赛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总结不足,必将把“群星奖”戏剧门类决赛承办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成功,把入选曲艺门类和戏剧门类决赛的两个参赛节目打磨的更加精细更加完美,全力冲刺赛事承办和节目参赛双金牌。

    日照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玉霞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这是全省艺术界的一件盛事、喜事。本届艺术节创新举办模式,除济南主会场外,各市都设立了分会场分别承办各种专项展演和比赛活动。作为分会场之一,日照市主要承担了全国舞蹈比赛和两台“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任务。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日照市除承担了全国舞蹈比赛和两台“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任务,还有印度达克莎·谢思舞蹈团、加拿大亚尼克爵士乐团两台外演剧目演出。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十艺节”组委会的领导下,举全市之力做好有关筹办工作,努力为“十艺节”的成功举办增光添彩。同时,把筹备“十艺节”的过程作为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过程,以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出了吕剧《毋忘在莒》、大型歌舞《日出先照》等一系列艺术精品,打造了“港城之夏”、“合唱艺术节”、“农村社区文艺汇演”、“舞台艺术大赛”等众多群众文化品牌,不断扩大了“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覆盖面,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祝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

    枣庄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邵磊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既是一次艺术创新、精品涌现的过程,也是共建共享、文化惠民的过程,更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

    近年来,在文化部、省文化厅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枣庄市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8月,枣庄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揭牌,成为国内第四个、山东省唯一的综合性版权交易服务平台。

    今年5月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枣庄成功举办。枣庄市“十艺节”筹委会积极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2013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和“贯彻十八大、喜迎十艺节”文化中国书画艺术展。以“十艺节”为契机,枣庄市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艺术精品创作方面,舞蹈作品《运河绣娘》、《闯》将冲刺全国群星奖决赛。

    我们将按照省筹委会的总体部署,积极做好“十艺节”有关工作,使广大群众切实得到文化实惠,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莱芜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亓祥云

    近两年来,莱芜市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十艺节”各项筹办工作中,也加深了对文化工作的认识。

    首先,我市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艺术精品。“十艺节”重点剧目《儿行千里》获得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又作为全省十五台重点剧目之一入围文华奖决赛,实现了艺术创作的大跨越和新突破。其次,为保障艺术创作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动院团改革作为备战十艺节的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作专项奖励考核资金,对莱芜梆子剧团实行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奖励,实现了“养人”向“养事业”的转变。去年,又在莱芜梆子剧团加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和“莱芜市演艺有限公司”牌子,公开招聘青年演员、演奏员5名,为艺术创作演出提供了不竭动力。第三,市财政坚持将创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完善艺术创作和作品征集工作制度体系,推动了艺术创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在“十艺节”筹备工作的推动下,我市艺术创作水平实现新提升,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树立莱芜文化形象、提高地区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