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五艺节” 欢庆十五大 迎接新世纪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艺节” 欢庆十五大 迎接新世纪

    成都市川剧院一二联合团演出《山杠爷》剧照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辽宁省歌剧院演出《苍原》剧照

举办时间

    1997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举办地点: 

    主会场:成都 

    分会场:宜宾、遂宁、阿坝、攀枝花、自贡

    绵阳、广元

    创新亮点:

    突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主题,近30台艺术精品直接深入到工厂、农村、军营、校园演出。

    活动背景:

    这是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后举办的20世纪最后一届国家级的艺术盛会。

    活动概览: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于1997年10月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在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后举办的20世纪最后一届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它的举办,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作为艺术节的重头戏——开幕式文艺演出《百花赞》,格外引人注目。为办好这台晚会,文化部专门召开会议,组成创作策划班子。主创人员牢牢把握住了艺术节“欢庆十五大,迎接新世纪”的主题,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欣欣向荣、美不胜收的喜人景象,展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欢庆十五大、迎接新世纪的精神风貌。开幕式上,吴雁泽、彭丽媛、万山红、刘维维、宋祖英等艺术家同1000多名文艺工作者一起为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气势恢宏的精彩晚会。

    本届艺术节正式参演、祝贺演出剧(节)目共52台,演出106场,直接观众达15万人次。参演剧目大部分为全国比赛或国际比赛以及“文华奖”的获奖剧目,充分体现了艺术节作为国家最高水平艺术活动的特点。同时,本届艺术节突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有近30台艺术精品直接深入到工厂、农村、军营、校园演出,用艺术形式表现全国人民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昂首阔步奔向21世纪的豪迈情怀。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单独组团正式参加艺术节演出,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来自德国、以色列、蒙古、印度等国的艺术家也来此献艺。  

    本届艺术节举办各类艺术展览13项,如四川省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四川省国际儿童画展、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展等,都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与场内展览相结合的场外群众性文化演出活动也丰富多彩。艺术节的分会场宜宾举办了全省戏剧小品比赛,遂宁举办了文艺调演,阿坝举办了高原艺术节,攀枝花、自贡、绵阳、广元等地热热闹闹地搞起了专场演出和广场文艺活动。

    本届艺术节还推出了以“弘扬民族文化,迎接新世纪”为主题的新型民族文化经贸盛会,其中包括“四川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97全国音像制品展销会”“翰雅97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97巴蜀文化之旅精品系列观光活动”等几部分,实现了“民族文化艺术搭桥,民族文化经贸唱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闭幕式上举行了第七届文华大奖等奖项的颁奖仪式。   (记者 郭人旗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