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时间
2010年5月10日至25日
举办地点:
主会场:广州
分会场: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
创新亮点:
1.中国艺术节首次在华南地区举办。
2.首次举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
3.第十三届文华奖改革参评方式, 并首次单独评选文华表演奖。
4.第十五届群星奖为公共文化服务和品牌文化活动设置了项目类奖项,同时首次将合唱等群众性项目纳入参评范围。
活动背景: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是在文化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举办的。
活动概览:
这是艺术的盛会
——16天的艺术节,演出和展览活动规模创下历史之最,展示了一个艺术门类齐全、精品佳作迭出的中国演艺大舞台,展现了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才华和昂扬勃发的精神面貌。
这是人民的节日
——初步统计显示,超过15万人次的观众观看了演出,遍布珠三角的各类群众文艺活动超过100场,来自全国的名角、名剧走进工厂、学校、部队,走上街头和广场,与热爱艺术的人民群众融为一体……
这是一次艺术探索与创新的集中汇演
——艺术节首次举办了演出交易活动,不论是国有艺术团体还是市场化团体、民营艺术表演团体,都在这个盛大节日中一展风采。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共有65台专业剧目角逐“文华奖”,28台群众文化剧(节)目参加“群星奖”评奖演出,8台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经典剧(节)目演出展示,15台国内优秀剧目参加祝贺演出,数量创历史之最。
本届文华奖扩大了参评范围,在鼓励专业艺术院团申报参评的同时,鼓励民营和其他所有制的艺术院团申报参评;压缩了文华奖的奖项和评奖数量,评奖数量由过去的200多个缩减到100多个,同时提高了对参评剧目演出场次的要求。本届文华奖参评作品汇集了国内顶级艺术院团打造的65台专业剧目, 参演参赛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1987年中国艺术节创办以来最为齐全的一届。《长生殿》、《我那呼兰河》、《老子》、《成败萧何》、《寄印传奇》、《红帆》、《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风雪夜归人》、《生命·阳光》、《霸王别姬》10台剧目摘得文华大奖。最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注入现代艺术和科技元素,抒发当代人的情怀,本届文华奖作品获得专家和广州观众的如潮好评。本届文华奖还首次单独评选文华表演奖,将从全国推荐的不同艺术门类的演员中评选出约20名德艺双馨的获奖演员。作为“九艺节”最大的亮点之一,首次推出“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为期6天的“演交会”吸引了506家演艺机构和国内众多优秀剧目参展,签约项目66个,交易金额1.77亿元,推动了舞台艺术的市场化。
“九艺节”还首次组织参演的名剧、名角以简装版、小分队的形式,深入到工厂、乡镇、社区、军营、学校,为广大群众送戏上门。总政歌剧团等专业艺术院团组成的31支小分队走进基层,免费为基层百姓送去高层次的艺术精品。
本届文华奖在市场运作机制的探索上取得了较大突破,许多剧目不仅进行了参评表演,还在艺术节期间走上了商演舞台,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市场性和艺术性统一。(记者 郭人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