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热烈节俭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10月11日晚在山东济南正式开幕。在山东举全省之力迎办“十艺节”的过程中,山东省直文化单位及文化艺术工作者都付出了积极的努力。
由山东省文化馆报送的节目《新绣荷包》,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十艺节”群星奖音乐类决赛,此前还多次赴省外演出,文化惠民的同时也扩大了“十艺节”影响力。山东省图书馆则启动了“百馆千场迎十艺”知识讲座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市民讲解艺术节的魅力与发展历程。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报送的《鼓子少年》在“十艺节”单项比赛中,一举夺得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群舞组表演一等奖。为展示山东地域之美、文化之盛,山东画院于“十艺节”期间推出“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等三大主题展览。“十艺节”期间举办的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新落成的山东省美术馆新馆“独当一面”,承接了这项国内美术界顶级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直言道:“山东省美术馆新馆的展厅格局、设计都非常好,设施水平可谓世界一流。”
山东省直文化单位奋力争先,知名艺术家也不甘落后,纷纷以独特方式迎接“十艺节”在山东举办,抒发内心的喜悦。近八十岁高龄的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听说山东成功申办“十艺节”后非常激动,欣然说道:“好客山东喜迎八方艺术精英,齐鲁大地绽放十艺璀璨纷呈。”诗人孔林说:“艺术节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盛会,是优秀文艺作品争奇斗艳的沃土,也是人民群众欢乐喜庆的节日。”
举办一届多彩缤纷、独具特色的艺术节,离不开广大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创作和业务辅导,更离不开无数在幕后默默耕耘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们或身体力行,或以真诚的艺术精神培育新人佳作,推动着文化传承……他们,正是“十艺节”美好形象的典型代表。
在“十艺节”会刊中,我们立足全省、面向全国,集中挖掘了一批“十艺好形象”, 精选对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门类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中青艺术家,记录他们鲜为人知的从艺历程、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非凡的艺术造诣;采撷基层文化典型人物的工作风采、感人事迹,藉此捕捉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新风貌和新形象。
艺术感召时代,文化引领风尚。相信这些文字和图片将为助推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展示当代社会精神,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