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山水与生命交融 笔墨与时代辉映
更有情深在画中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有情深在画中

    孟 娟

    采访张志民的过程,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愉快,来自于他的平易近人,笑容可掬,更取决于他质朴的语言中挟带的风趣与幽默。就在这不经意的幽默间,他对大自然、对艺术甚至是对作为个体的艺术家的思考不时呈现,就像一颗颗石子,在你的脑海里激荡起层层涟漪。

    张志民出生在山东阳信,那是一片盐碱地,既没有山,也没有石头,视线开阔得能看到天边地平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对大自然有着近乎宗教的崇拜。这种崇拜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作为孕育于自然中的“我”,不但要回归消融于自然的怀抱,更与大自然有着血肉相连的情感。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张志民极善于发现自然与生活中美的闪光。具体到其作品中,他的画作看似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实则源于最平常、最不起眼处。只有对自然、对生命有着极大的关注与深情,方能穷尽如此细微幽深之处。

    有人说,张志民之所以画得那么好,是因为他有天赋。但在张志民看来,除了天赋,自己还是一个劳动者,是个勤奋的人。作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身兼数职,需要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但再忙再累,回到家他都要铺上纸,画上几笔。“在我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块净土,不曾被任何欲望、钱财、名利所干扰。”

    不满足于一种画法和成熟的笔墨绘画形式,随变化的构思而变化,不断发现,不断学习, 非刻意翻新而温故知新,有感而发,有思即画,创作灵感如同涌泉不竭不止不停不歇,已是张志民创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说,年轻的时候,自己每天除了画画还是画画,画得很多。后来因为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画了,则更多是在脑子里思考。一有时间,就把纸当成是为新娘做嫁衣的布料,认真对待。“如果说我以前写字、画画是连滚带爬,那么现在算是慢下来,一步一步行走了。”

    张志民说,他的家乡没有石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家乡的一块好石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