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醇若佳酿 流韵飘香
精美典雅的拱顶石
多情最是着红妆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情最是着红妆

    周 荃

    人生最珍贵的刹那年华,于生命长河中十之不过一二。尤其对于旧时农村的少女,结婚的当日也许是一生唯一的热闹明媚。成家之前懵懂不谙世事,而挽发之后则牢牢拴在灶台柴米的家庭琐事之中。沂东先生用画笔将新娘瞬间的一颦一笑捕捉,美好的刹那便随着油彩永恒定格在画面之上,把彼时年代里女子的刹那芳华,中国女性的婉约静好,表露无遗。鲜浓至极的红,沉积深远的墨,对照着画中少女轻灵懵懂的眼神,最浓烈色彩下的淡然,淡然神情里的最真,在极大的矛盾里,画面和谐静好地呈现,却于画外传递层层意蕴,每次端详,都有不同的感悟。世间的矛盾,本就相依而存:古人云,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而他的画里,则是至红至黑里的东方古韵,至淡至浓的温润流光。

    红色,是中国的图腾之色。民间更喜红,因为生活的色彩太过单调,所以他们期待一些鲜艳,视觉里的鲜艳也好,日子里的精彩也罢,所以婚礼时的红色喜庆不再是一家一户的节日,而是整个村子的狂欢。沂东先生以他敏锐的视角和多情的内心体会到了这一抹红的意义,特别是在山东这样一块保守、中庸的土地的映衬下,这抹红便更加鲜艳而富有生命力。

    先生的画是多情的,人亦是。对艺术的真情使他天命之年推去所有事务专心绘画;对故土的深情使他走过大洋彼岸依然坚定回到祖国,于画面展现家乡最美的风貌。他的多情是对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的珍惜与体会,是老家清晨的一缕晨曦,是红妆黑瓦里绵绵不绝的希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