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原创大型歌剧《土楼》亮相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创大型歌剧《土楼》亮相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摄影 吉 喆

    剧情梗概

    在土楼人家祭祖时,忽报有两个孩子被绑架,一个是宁花的亲生儿石柱,另一个是阿水的妻子杨花临终时托孤的石头。匪徒开出交足两千银元方可放二人的条件,乡亲们倾其所有只凑足一千二,到底先赎回谁?宁花陷入生死两难的抉择。最终,宁花决定先赎回养子石头。在阿勇率众解救人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石柱不幸中流弹身亡,土楼笼罩在无尽的悲愤之中。

    失去亲子的宁花视石头为己出,抚养过程含辛茹苦、相依为命。不料阔别八年的阿水忽然从南洋回到土楼,从阿水口中得知,宁花的丈夫阿山和他的师傅早已在下南洋途中葬身大海。而阿水为隐瞒亲人死难的消息,长年匿名给土楼寄钱——当得知阿水要带走唯一的亲人石头时,让宁花再次陷入生离死别的考验。在宁花义无反顾地将石头交还阿水的同时,演绎了一曲客家人惊天地、泣鬼神,充满人性光辉的赞歌。

    创作加工

    原创大型歌剧《土楼》是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历时三年创作而成,2011年7月正式投入排练,8月在福州成功进行了首演;之后在福建省龙岩市、厦门市进行了巡演;2011年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音乐创作奖、优秀指挥奖、优秀舞台美术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

    2012年4月歌剧《土楼》应邀赴北京国家大剧院进行2场演出后,广受好评。为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打造成为艺术精品,该院邀请部分国内知名专家在文化部召开了作品研讨会,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2013年6月由福建省文化厅专门组织了省内专家和剧组主创人员在武夷山集中对剧本的修改提高进行认真研讨,制定了修改方案。

    8月份剧本修改完稿后,首先合唱团进入排练;9月份舞美队连续奋战,完成舞台建台任务,如期交付使用。导演和外请演员陆续到达福州,全剧开始进行合乐和分场的排练;22日、23日开始全剧合成;24日彩排、25日正式汇报演出。这也是该剧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前的最后一次在当地的热身演出。

    该剧阵容庞大,作曲特邀中国广播艺术团的作曲家莫凡,编剧是福建省歌舞剧院的吴苏宁,由国内知名的戏剧导演陈薪伊执导,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担纲指挥,主要演员特邀了总政歌舞团歌唱家王庆爽、中国武警文工团歌唱家孙砾、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女中音歌唱家刘珊、上海歌剧院歌唱家张建鲁、华人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分别担任。担任合唱的近百人是由福建省歌舞剧院附属合唱团以及特邀的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20位声乐演员所组成;担任该剧伴奏的是双管乐队编制的福建交响乐团。

    歌剧《土楼》已于10月9日到达山东潍坊,10月11、12日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主要演员

    宁  花: 王庆爽

    阿  勇: 孙  砾

    阿  水: 莫华伦

    阿  婆: 刘  珊

    林老伯: 张建鲁

    外乡人: 王文涛

    石  头: 庄浩铭

    石  柱: 江南剑

    三青年: 姚中译  陈  昱  彭  彬

    三女子: 谢冰华  何  弦  李  静

    演职人员

    作曲:莫凡

    编剧:吴苏宁

    剧本修改:莫凡

    出品:福建省文化厅

    中共龙岩市委  龙岩市人民政府

    中共永定县委  永定县人民政府

    制作:福建省歌舞剧院   福建大剧院

    演出:福建省歌舞剧院

    福建交响乐团

    福建省歌舞剧院附属合唱团

    出品人:陈秋平  

    指挥:郑小瑛

    导演:陈薪伊

    副导演:沈亮

    合唱指挥:高嵩

    舞美设计:张庆山

    灯光设计:宋史强  张啸

    服装设计:一丁

    视频设计:邹爽  马克·达维塔克

    监制:卢鸿筠

    制作人:张树平 杨轶琴 孙砾

    执行制作人:叶萌 吉阳 陈健康 谢南

    协调统筹:赵建宏 王小兰 王少雄 王胜 岳军

    助理导演:刘宗峰

    助理指挥:高嵩

    舞台监督:祝文思

    助理舞台监督:李莉 陈晓颖 张文晶 郭璇 张丽

    舞台技术总监:宋史强

    舞美监制:刘超毅  刘皖怀

    舞美统筹助理:许荣杰  陈锦云

    服装/化妆设计助理:宋云云

    服装管理:叶  萍  郭孟霖  黄萍  陈速影 

    郭育维  段玉媛

    道具:李明良 林颖 林艳 

    舞美装置:陈国利 詹闻一 林弓长 张文龙 

    龙  平 欧阳建 

    化妆:陈颖 江凡 陈君玉 陈臆如 

    灯光操作:庞冬卿 王乃舜 阮航 张啸 

    游  青 游天河

    灯光技术:赵久平 罗维林 刘志达 曹子建 

    魏建东 徐  亮 甘志雄

    音响操作:林成俊 邱利峰 林奇璧 林娟妹

    舞台机械操作:薛爽 林丹吟

    视频技术:吉喆 黄旻

    剧务主任:林敏

    字幕:王华

    演出统筹:曾宏艺

    宣传统筹:任红兵

    宣传平面设计:廖一鸣

    财务统筹:梁莹 林菲

    行政统筹:吴利军

    场务统筹:朱文勇

    福建省歌舞剧院简介

    福建省歌舞剧院的前身是组建于1956年的福建民间歌舞团,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编制的扩大,于1982年更名为福建省歌舞剧院,是福建省唯一从事音乐舞蹈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省级专业团体。剧院下辖有艺术委员会以及歌舞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创作中心、 舞台美术中心、演出中心等部门。

    剧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优秀艺术家。五十多年来,剧院创作的舞蹈《采茶扑蝶》、《走雨》、《彩球舞》等节目风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舞蹈《走雨》晋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舞蹈《命运》、《宝缸》等节目享誉国内外。90年代以来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大型舞剧《丝海萧音》荣获1992年全国舞剧调演一等奖、文化部第三届“文华大奖”以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舞蹈诗《悠悠闽水情》荣获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节目奖”;大型舞剧《惠安女人》在2003年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中获得“演出大奖”、“观众最喜爱剧目奖”及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国家精品提名剧目奖”;2011年剧院原创的大型歌剧《土楼》荣获文化部首届歌剧节比赛的“优秀剧目奖”等8个单项奖;同年舞蹈节目《荔枝红了》在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得“表演二等奖”。剧院曾出色完成了上海世博会福建周演出、第五届全国特奥会开幕式、第六届泛珠三角会议专场演出以及福建省众多大型综合晚会等创作演出任务。同时每年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等活动。

    剧院为不断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先后组团到欧、美、亚、非、拉五大洲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传播中华音乐舞蹈艺术,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