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把握大数据机遇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大数据时代数字内容的价值发现与整合
文化大数据发展路径的探讨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
百度大数据的实践与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
大数据背景下文化发展的选择与被选择
相信大数据,但不迷信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枢纽型企业的历史机遇
大数据与国家文化产业战略
大数据为文化产业带来新机遇
大数据与政府文化职能转变
智慧博物馆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
文化产业中的数据分析
首届“大数据——大文化”高峰论坛
上海宝山科技园简介




 中国文化报 >  2013-1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

    于   平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

    当我们正视艺术学研究的“短板”现象和“问题意识”薄弱之时,我们发现不断产生“问题”的时代自身也是我们亟待关注的“问题”。无论是解决时代的“问题”,还是应对“问题”的时代,我们都必须关注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

    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教授维克托·舍恩伯格著有《大数据》一书,认为大数据会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乃至价值观念。大数据又称为“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我们决策时实现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由于数量巨大,且来源庞杂、非结构性强,它通常用“概率”说话而并不给出“精确”的判断。就对策研究而言,无疑要求我们日益增强数据的分析能力,有效实现对未来的预测能力。

    关于大数据的特征,业界解读的关键词是“4V”,即Volume (容量)、Variety(种类)、Velocity(速度)和Value(价值)。Volume指的是巨大的数据量和数据完整性,Variety指的是在海量、繁杂的数据间发现其内在关联,Velocity指的是更快地满足实时性需求,而Value指的是获得洞察力和价值。“4V”中最重要的是Value,这是大数据应用的最终意义。正如学者们所说,大数据时代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迅速发展所驱动的一个历史进程。这个进程要求我们将信号转化为数据,将数据分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成决策和行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