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王松松 通讯员 井 晶
“新馆开馆的前一天晚上,我没睡着觉。从市区开车到新馆要30分钟,10月11日还是周五。”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吴伟坦言:“当时确实担心,怕第二天场面太冷清。”
与吴伟的担心形成鲜明对比,开馆首日,工作人员就办理了2000多张借书证,第二天更是火爆,6个工作窗口总共受理了4000多份办证请求,截至11月3日,已有近两万泉城市民办理了(新馆)借书证。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开放,引发了泉城新的读书热潮。
新馆开放 引发读书热
“这么远,有人愿意来这儿借书阅读吗?”10月11日早上9点前,吴伟站在总咨询台前,眼瞅着新馆门口有市民排起了队,他揉了揉略带红丝的眼睛,长舒一口气。
“一开馆,数百名市民就涌进来了,一楼大厅密密麻麻都是人,圆形的咨询台至少被围了三层。”济南市图书馆借阅部主任张咏梅说,开馆当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接待了大约八千名读者,“同事们不敢多喝水,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
11月3日,记者在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发现,来新馆“尝鲜”的不都是附近槐荫区的居民,有不少历下区的读者也一大早就赶来。家住在大明湖附近的李立芳,和老伴、儿子一起开车来到新馆,“办张家庭证,顺便感受一下新馆的气氛。”
在二楼的自然科学类借书处,家住天桥附近的张云显从包里拿出一本用花布裹得严严实实的书。“还掉以后还要借电脑方面的书,我年轻的时候连馒头都吃不上,现在有馒头了,我不满足啊。”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73岁的老人如愿借到了一本中老年人学电脑的书籍。
“我们来晚了,不能饿着肚子看书,先吃点东西,中午在这儿看会儿书,下午再借几本回去。”家住白马家园的卢宗文和堂弟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们来晚了,就在附近买了面包坐在一楼的休息椅上吃起来。
藏书丰富 配置高标准
“新馆开放引发全民读书热潮,这传递出两个信号:市民的文化阅读热情以及对文化设施的需求都在提升。”济南市图书馆馆长郭秀海在其中读出了一种责任:“这对新馆的软硬件设施和环境都是一种考验。”
据郭秀海介绍,图书馆新馆有阅览坐席2200个,总藏量260余万册(件),具备100万册的文献规模,5000-8000人次的日接待能力。新馆设总咨询台、报刊阅览区等17个服务窗口,还拥有万兆局域网和300兆光纤接入互联网,为读者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记者现场看到,一楼大厅的电子阅览区,有48台电脑供市民免费使用,在每一台电脑前,都围满了人。郭秀海介绍说:“市民凭身份证或者借书证来这里办理一个卡,就可以免费使用电脑了。”
“我选了几本,有林清玄的、胡适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作品。”市民李立芳没想到的是,这些书竟然都是新书,“还带着一股墨香。”
“新馆启用之后,位于槐荫区中山公园西侧的市图老馆,将作为少年儿童图书馆继续向读者开放,因此老馆馆藏图书并非全部搬去了新馆。”郭秀海告诉记者:“我们利用市财政支持的1000万元购书款,更新补充了市面上畅销的书籍,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读书需求。”
便民设计 零门槛准入
“书架的顶端有一排小的白炽灯,以便看清最上排图书的名字;阅览室里座椅下都有防滑设施,拉开椅子时也不会发出很大的声响……”郭秀海介绍。新馆无处不在的人性化设计细节,让人感叹。
如此具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它的准入是否有门槛?郭秀海解释说,读者只要拿二代身份证、驾驶证、军官证等有效证件,在馆里填一份申请表,缴纳50元押金,不需要照片不需要其他费用,便可以办理图书证。“此外已经有市图老馆借书证的读者,不用再重复办理,老馆新馆图书证通用。”
“新馆每10个借阅证中就有约4个家庭证,与老馆相比,多了将近30%。”吴伟告诉记者,因为新馆位于西部新城,目前来说交通暂时不如老馆方便,所以新馆放宽了借书权限,办理家庭证的读者一次可借出10本书。
“人性化服务被推送到新馆的每一个角落,只求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郭秀海介绍,通过首层北侧的门禁,读者可自由穿梭于各个阅览外借服务区,迅速便捷地获取藏(馆藏)、阅(阅览)、借(外借)、参(参考咨询)“四合一”的“一站式”服务;也可通过一层或南北侧的下沉式广场自由出入报告厅、展览厅等活动场所,轻松享受图书馆提供的讲座、展览、报告会及各种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数字平台 全自助服务
“我最满意的是自助办证和借书服务。”在一家私募企业做基金分析的“85后”小伙子王博告诉记者:“拿着身份证一刷,填上电话号码,不超过3分钟,借阅证就办好了。借书的时候不用排队,在自助借还机上扫一下条形码就好。”
“新馆顺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大潮,将数字图书馆作为新馆建设的重中之重。”耿传水是济南市图书馆新馆中分管网络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主任,他告诉记者,新馆建立了济南市公共图书馆云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RFID自助借还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共享工程服务平台等多种服务新平台。
登录济南市图书馆的网站,记者发现网站上增加了一个“书香泉城”板块。“面向全市开放的书香泉城数字阅读平台,使读者可以在济南的任何地区上网免费阅读65万册最新的电子书、300多份电子报、1000多册年鉴、2000多种工具书,以及图书馆自建名泉数据库、济南记忆等特色资源。”郭秀海说。
“新馆是济南市文化惠民标志性工程,只有市民能从中得到文化福利才算是真正发挥它的效能。”郭秀海告诉记者:“它将成为泉城文化新高地,它也会是泉城书香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