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卿
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80多年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如今,金秋的济南依然那样富有诗境,秋光秋色愈发迷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一座现代化、开放型、多功能、高效率的济南市图书馆新馆正式面向读者开放,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
作为“十艺节”的重点惠民工程,济南市图书馆新馆于10月11日正式开门迎接读者,市民纷纷涌进图书馆新馆,感受和品味这里的书香氛围。虽然距市区较远,但市民热情却很高。短短几天时间,市图书馆就已办理了1万余张借书证。
图书馆新馆无论在设施、服务方面,还是环境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还设有自助服务,实现了借还书智能化。从现实中看,要想让新图书馆发挥应有作用,惠及广大市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书香泉城,相关部门可以做一些配套工作。
首先,图书馆新馆离市区较远,公交部门可考虑在周日、节假日期间,多开通几条通往新图书馆的公交专线,为前往图书馆学习和借阅的市民提供便利,减少转乘等不便。第二,相关部门应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沙龙、读书征文、文化讲坛、亲子阅读等主题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专题。比如,市民阅读节、古诗词朗诵比赛、泉文化书画大赛、中小学生读书漂流接力、书香家庭评比、原创书签设计大赛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市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道德,营造和谐而文明的社会氛围。
从另一方面分析,充分利用图书馆新馆资源,推出更多文化惠民项目,这也是净化社会风气,重塑社会诚信的过程,能够消弭一些负面能量。书香,不仅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还能传递更多社会正能量,即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间普及善良和爱。”因此,打造书香泉城,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充盈书香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精神气质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创造活力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文化魅力的城市。”在笔者看来,让书香浸润城市,离不开工作机制的创新,更离不开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希望书香能够弥漫我们整座城市,馥郁每个人的心房,更期待文化惠民项目的落地生根,成为泉城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