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好路子帮群众圆梦
“柬埔寨文化周”亮相广州
海峡两岸文创展聚焦“工艺·设计”
京郊贾岛图书馆获赠图书
专家研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图片新闻
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在苏州闭幕
政府投入为姚剧保护带来活力
机器作诗 情深几何




 中国文化报 >  2013-11-2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作诗 情深几何

    鲁文恭

    设定几段、几行、韵脚等选项,点击写作,不多时一首现代风格的诗歌就新鲜出炉了。用作家创作的关键词就可以生产出风格类似的诗文。“为你写诗,为你做不可能的事”就这样成为现实。一边是诗人境遇堪忧,一边是写诗软件大行其道,这几天诗歌就这样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曾有人认为:“读不懂是现代诗的本质,乱搭配是现代诗的法宝。”其实,现代诗歌在语言方面只是打破了常规的组合,让人们在新意中感知文字的张力和蕴含其中的情感。现代诗歌在语词的悖谬下隐含着内在的逻辑性,在其省略和跳跃留给读者的空间里盛满了情感,这与写诗软件生硬的程序匹配完全不同。

    诗人白居易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的生命力来自诗人情感的注入,不是程序的狂欢,更不只是按按回车键那么简单,机器怎能测量情感的深度?当诗歌从象牙塔搬到了CPU,情感沦为程序的附庸,完全违背了诗歌的个性化写作要求。如果输入同样的关键词就写出同样的“诗”,只会导致创作的同质化。

    诗歌因诗歌以外的因素引发关注是一种悲哀。或许这只是一场填字的游戏。但愿如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