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薛 帅
近日,多项英语考试政策出现新调整:作为小升初择校“敲门砖”之一的三一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从明年1月1日起将被要求设置最低报考年龄为12周岁。同时,北京市2016年将实施中高考新方案,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并提出外语科目考试将逐步向社会化的趋势发展。据了解,其他省份相应改革也在参照酝酿中。
面对政策“指挥棒”的调整,诸多应“英语热”而生的社会英语培训机构开始相应调整教学方案,而记者采访到的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则对此看法不一或仍疑虑重重。
“限考”真能为“小升初”孩子减负吗
关于“12岁以下学生禁报三一口语考试”的最新规定,业内专家分析,此举将有利于遏制小升初“考证大战”的乱象,从而解放小学生课余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与此同时,也能在一定意义上督促英语培训机构行业规范化与“非应试化”目标的实现。
三一口语,即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的简称,是经英国文化委员会提议,专门为非英语国家设计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体系。之所以近年来能在中国内地盛行,得益于其考试全程录音、考级层次分明等完善而权威的体系,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英语教学领域的“奥数”。
早在2007年,教育部曾将当时小升初“重要砝码”之一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列入禁止行列:规定该考试不得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久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三一口语考试的盛行。而现今,三一口语也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少家长却表示担忧与质疑。
就读于北京市中关村三小一名学生的家长王女士向记者表示了她的无奈:“我女儿刚过了二级,这个考试却不能再考了,现在正打算给他报个别的班,到了他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说不定又有新的英语考证需要她考。”而另一位家长则发出质疑:“我孩子还没考三一口语,之后又有年龄限制,可同班很多学生之前都已经考过,这对于小升初会不会不公平?”
这些疑虑,从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反应也可见端倪。记者走访了多家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其中大多数都听说三一口语将设年龄门槛的消息,但所有被访机构的该项课程均仍在正常进行中。“我们听说了这样的消息,估计明年此类班会有所减少,但我们保证:不会影响孩子学习英语。因为英语学习都是相通的,到时候如果决定取消此类培训班,我们不可能退款,但可以无偿给孩子们进行转班调整。”一位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这样说道。
此外,也有培训机构的老师“趁机”向记者推荐其他课程,像剑桥通用五级证书考试(MSE),并称其“很稳定,也不会被取消,将成为三一口语的‘替代品’今后小升初英语考试的大热。”另一机构的负责人则直接向记者透露:“明年不准备再办三一口语培训班,因为市场会缩小很多,无利可图。”
当谈到此次规定是否能减轻小学生负担的问题时,其中一家培训机构的主管表示:“考试取消了也不见得会真正给孩子减负,小升初竞争如此激烈,全市的教育资源分配又不平衡,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升入最好的中学,总会有新的考试被家长或学校潜移默化地‘指定’为小升初的有力通行证。”
高考“减分”指挥棒下的反思与担忧
除了小升初的“三一之变”, 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分降至100分而语文升至180分”新方案的提出也备受关注。
有关专家表示:“此举将有利于英语回归至语言工具的地位,纠正现阶段各行业对英语水平的过高要求和追捧。而相应地,汉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国人一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应更加重视对语文的学习。”不久前,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其微博上关于“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的呼吁也引起反响,反映出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群对“外语热”可能冲击对本土语言文化学习传承的担忧和反思。
学生及家长对于此改革喜忧参半、各抒己见。一位初中生告诉记者:“我的优势就是英语,这样的改革对将来读高中的我来说,在分数上也许会很不利。”而更多的中学生则对此举表示赞成。就像一位被访学生家长说的那样:“这样孩子就不用再在英语上花费太多的‘无用功’,转而将精力放在别的科目或是兴趣爱好上。”相反,另一位中学生的家长则表示:“我的孩子将来要出国留学,英语很关键,决不能放松,学好英语才能更有优势。”
此外,也有家长提出:“语文分数变高,孩子虽不用再去补英语,但又要去上语文补习班了。”业内人士甚至预测,对语文学习更加重视和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将有可能促使今后语文补习班或相关培训机构的泛滥,这是不是又将重蹈英语教学的覆辙?
其实,各种年龄限报、减分等措施虽将在英语考试上大刀阔斧地进行,看似在削弱英语的“地位”和“影响力”,实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剔除英语教育 “应试性”过强的糟粕部分。正如北京新东方、远航三一等培训机构的老师们告诉记者的那样:“随着相关政策的调整,考试不再是升学的手段,获得证书也不再是学习英语的唯一目标,教学内容和模式也会随其进行调整。例如,过去只针对考试而专门机械化练习的话题将被取缔,增加的是一些更加生活化、实践性强的内容。”也许,减弱了“应试”目的性的社会英语培训反而会更加凸显它的实用性价值。
学好英语一段时间内仍是“刚性需求”
据悉,2012年度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较2011年的33.97万人增加5.99万,增长17.65%。而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出国留学人数将逼近45万人,比去年增长约15%。其中,“90后”已成为留学主力军,且留学热潮呈现出更加“低龄化”的趋势。《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已占全球总数的14%。在所有的留学目的地中,英、美、澳、加仍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首选,而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
“学好英语是出国留学的第一步。”家住北京市富力城的宋先生一心想要送孩子出国,在谈到孩子的英语学习时,他表示:“剑桥少儿英语、三一口语、新概念英语等等,这些培训班孩子都上过,现在正在上雅思培训班。”同样,一位正读高二的同学也向记者表明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并说道:“一直以来参加了各类的英语培训班,将来一定要去体验一下美国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学好英语是我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就算小升初不再需要英语考证了,英语学习还是要抓紧,多掌握一门语言对孩子的将来只会有好处。”一位小学生的家长这样说道。而另一位家长更加直接地表示:“对于自己孩子出国留学的打算早就定好了……考试政策无论怎么调整,孩子还是得报考托福培训班。”
此外,记者连线越洋采访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语教育中心的负责人希普·汉斯先生,他表示:“来这里参加英语课程和报考雅思的学生逐年增加,中国学生在所有留学生中人数最多、涨势也最明显。此外,我们还向那些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但英语未达到标准的学生提供专门的语言课程,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学生是参加这些课程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