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艺彩山东·艺苑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专题

第4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此情可待成追忆
让艺术融入生命




 中国文化报 >  2013-12-2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艺术融入生命

    孙丛丛

    在周丽斌的书柜里,父亲留下的资料也不过几张泛黄的旧照片和当年百代公司灌制的唱片中的零星片段。也许有人会问,仅凭这些记忆碎片,何以证明周亚川艺术的博大?

    诚然,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许多艺术家的印迹或寥若晨星,或无处可寻,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们的成就。

    追慕名家风范,我们不光追寻他们坎坷的生命历程,更呼唤京剧本体的回归和“艺比天大”的弘扬。周亚川及众多前辈艺术家,在旧式的方寸戏台上,在“一桌二椅”的布景间,从容挥洒。一个起范儿,一个亮相,一声唱腔,一个表情,一次回眸……舞台上,他们用程式性、形式感极强的表演,道出人类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快乐、愤恨、痛苦、哀伤、惆怅……

    周丽斌这样告诉记者:“好角儿身上有别人学不来的东西。艺术贵在个性,不能止于模仿。就像裘盛戎演《姚期》,听说儿子姚刚打死了太师,他在马上那一个‘闪身’,足以成为经典。”名角儿们把自己的性格、经历、磨难、积淀连同角色一起融入骨血,所以,他们扮演的都是艺术中的典型,他们自己也成了典型。

    而今,京剧舞台上演出繁多。但时常看见妨碍表演、奢华铺排的“大制作”,或者扎堆包装,匆匆亮相就被雪藏的剧目……当许多尝试离京剧美学渐行渐远,是否可以从前辈艺术家们极简而又纯净的舞台表演中,从他们将艺术融入生命的真诚中寻找一点儿启示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