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湖湘文化·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

第3版
公共文化
  标题导航
“四张名片”打造文化炎陵
文化艺术进校园 素质教育乐师生
黄敏:打造纯手绘原创动漫精品
三湘掠影
大学生绿色湘西行显青春魅力
张家界办“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论坛”
“雅韵三湘·多彩节日”演出受欢迎
“浏阳烟花绣”获文化创意奖
涟源伏口镇迎来首届书画展
国画《铁炉冲的板栗树》捐赠文家市




 中国文化报 >  2014-01-0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张名片”打造文化炎陵

    百龙祭祖   张兴林 摄

        杨晓东  王 伟

    日前,朱毛首晤旧址——湖南炎陵县万寿宫主体修复工程已完工,即将对外开放。近年来,炎陵县不断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借助得天独厚的炎帝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张名片”,着力打造文化炎陵。

    以“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著称的炎陵县,地处湘东南边陲,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丰富的文化宝藏,成为炎陵县发掘区域优势,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目前,该县拥有“炎帝陵祭典”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58项、文物遗存200余处、文物藏品1300多件,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红军标语339条,标语落款的番号66个。

    位于该县境内的炎帝陵是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研究炎帝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胜地,“炎帝陵祭典”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93年恢复官方祭祀,这里每年的大型祭祀活动100余次,上世纪80年代末炎帝陵对外开放,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00余万人次。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炎陵县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本。叶家祠、洣泉书院和朱毛首晤旧址、中村插牌分田旧址、接龙桥战斗旧址以及红军标语博物馆等,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

    著名的神农谷风光秀丽,气候怡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为亚洲之最,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全国4A级景区。目前已开发的森林生态游、山乡度假游、客家风情游等项目,集避暑休闲、治病疗养、生态考察、科考探险于一体,此外,湘山森林公园、大院农场、龙渣瑶乡、梨树洲原始森林等自然风光景区也正在积极开发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炎陵渐行渐近。

    炎陵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同样卓有成效。目前,炎帝陵祭典、炎陵三人龙、炎陵客家山歌、苏区歌谣、炎帝传说等已入选国家、省、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全满贯”县。其中,炎陵三人龙和客家山歌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湖南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庙会、“盛世山歌唱和谐——泛珠三角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等文化交流活动中,均载誉而归,还被编入教材,走进课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