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湖湘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

第3版
公共文化
  标题导航
爱心点亮世界
携手走向春天
潇湘镜像
常德鼎城区:老百姓演身边事
湖南制定“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
“雅韵三湘”元旦春节演出季精彩上演
卢禹舜长沙展示“八荒通神”
衡阳: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工程
湖南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举办




 中国文化报 >  2014-01-0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点亮世界
——湖南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视障读者项目侧记

    文化志愿者在为湖南省盲人学校的同学们提供免费办证服务。

    易添麒

    在湖南图书馆内,有一个特殊的阅览室——颐而康盲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没有穿行在书架中的读者,显得分外安静。每天都会有志愿者来到这里,按盲人读者的要求挑选出合适的盲文图书并为他们配送到家,并将读者上次借阅的书取回交还图书馆。“我愿做盲人的眼睛。”一位志愿者的话说出了广大志愿者的心声。

    据统计,湖南省内视力障碍人群达65.1万。2004年以来,湖南图书馆颐而康盲人图书馆累计服务盲人读者1.34万人次,这些文化志愿者累计为盲人读者送书7900多次。2013年12月,湖南图书馆“用心点亮世界,用爱构筑和谐——湖南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视障读者”获评文化部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优秀示范项目。

    志愿者支撑盲人图书馆运转

    “每天会有四五个志愿者前来‘领任务’,节假日和周末过来服务的志愿者更多。”湖南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负责人张婷说。

    “盲人同样有提高修养、充实生活、休闲娱乐的需要,制约他们走进图书馆、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的困难主要是自身行动不便或者住址偏僻。”湖南图书馆宣传推广室的喻乐说。

    为了保障视障读者的阅读权益,湖南图书馆利用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2013年5月和8月,湖南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团队特别挑选了600余册青少年喜爱的文学、历史、医学等盲文文献分别送往湖南省盲人学校、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学生阅读。“我们提供了免费办理湖南图书馆盲人借阅证的活动,当天办证的学生排成了长队,仅仅一个小时就办证20余张。”湖南图书馆借阅部主任曾莉说。

    除此之外,湖南图书馆还组织志愿者进行送书还书上门服务等活动,让视障读者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志愿者团队既有湖南女子大学等学校的志愿者团体,也有志愿者个人。志愿者已经成为盲人图书馆运转中重要一环。

    “志愿服务我将一直进行下去”

    10年,不断有文化志愿者因为工作调动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志愿者岗位,也不断有更多的志愿者将这些工作接替下去。

    “我离开单位不久,工作能力还在,我还能为社会做更多。”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文化志愿者服务的退休老人磨长生说。

    说起自己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收获的感动,磨长生唏嘘不已。在他的服务对象中,有一个视障工人借的书特别多。“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借这么多书,他告诉我,他这里是周围很多盲人借阅书籍的集散地,我才意识到我简单的行为就能服务很多人,他们的快乐让我动容。”磨长生说。

    夏斌还在株洲读大学的时候,就参加了湖南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活动。每逢放假,同学们都出去放松的时候,他就会来到长沙参加文化志愿服务。“名著诵读”“为盲人讲电影”“花香世界,你我共享”……这些图书馆组织的爱心活动他一个都没有落下。如今他已经参加工作两年,但只要有空,他仍然会来到湖南图书馆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我时常遗憾自己工作后志愿服务做得比以前少了,但是志愿服务真的是一份传递爱心、温暖人心的工作,我想我会一直将这份文化志愿者工作坚持下去。”夏斌说。

    让正能量温暖你我他

    “总是有志愿者将盲文图书送到我朋友的单位,虽然我老公不识字,但是他总会到朋友单位为我把图书带回来。”盲人读者凌朝辉说。在服务视障读者的过程中,爱心不断传递,温暖了视障读者,也温暖了志愿者们。

    志愿者流动性大,很多志愿者就在长时间提供服务后默默地离开。然而他们的付出却让温暖长留他人心中,在喻乐的记忆中,有一个年轻妈妈总是带着自己刚上小学的孩子前来为视障读者服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当学会怎样用自己的爱来帮助别人,这里就是最好的课堂。”这位妈妈说。

    “当我们为他送书时他说,长大后要开一个盲人按摩院,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为其他盲人找一个家。”在夏斌的志愿者服务中,一个小男孩的愿望让他最为感动,也成为他坚持志愿者工作的动力。

    “志愿者服务视障读者不仅能让盲人朋友们看上电影、读到好书,更重要的是为这群社会特殊群体创造一种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专业、无差别服务的方式,也让这期间产生的正能量温暖更多人的心。”曾莉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