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金:百米长卷显深情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2.5万米毛泽东诗文书法长卷创作者、山东籍书法家孙长金在湘举办毛泽东诗词书法展,并历时一周创作百米诗词长卷,献赠给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在长沙采风期间,孙长金现场创作了43幅毛泽东诗词。
孙长金自幼学习书法,6岁至17岁临习古代碑帖及毛泽东书法,以楷书为主;17岁至27岁以行书为主;27岁至今以草书为主。特别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系统临习了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孙过庭、苏轼、米芾、岳飞至毛泽东等历代书法碑帖。由此形成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历代名家笔法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历代名家风格与自己的个性特点相结合的书体风格,刚劲雄健、气势磅礴、热情奔放、豪迈俊逸、挥洒自如。
李光泉:吾善养浩然之气
李光泉,湖南湘潭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湘潭市政协副主席,湘潭市文联主席,湘潭市书协主席。自幼酷爱书法,工作之余坚持拜师学艺,临池习帖不辍。曾主持出版了3部书法作品集,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大赛,多次获奖。李光泉的行草融合了柳体的瘦劲、启功的秀逸与何绍基的灵动,用笔方中有圆,注重轻重顿挫,于严整之中求变化。其字秀朗、筋骨挺拔、形超神逸、娟丽隽美,堪称湘潭书坛一绝。
“湘潭中国书法名城”于2008年12月正式授牌,湘潭是全国第7个荣膺此殊荣的城市。湘潭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书法人文资源,近现代以来涌现了以毛泽东、齐白石等为代表的书法巨擘。新一辈人在丰厚的历史背景下继续开拓创新,铸就了湘潭这座书法名城的诞生。谈及书法名城,李光泉功不可没。
李光泉从小就对书法作品情有独钟。他习帖楷书,赏析、临摹名家大师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何绍基、启功等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他曾临摹过几十遍。就是这样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达到了今天的艺术水平。很多人这样评价:他的书法结体精严,秀润畅达;笔画清朗刚健,笔意纵逸超迈;布势轻重有别,主宾相济,风神俊秀。
中国书法协会理事王岳川表示,李光泉的书法在形态上是走向典雅和文人气息的。他的学养、学识已经深深地浸透在他的线条笔墨中,他的文化素养使其不仅注意线条笔墨功夫,更注意文字外的广阔空间。
王志坚:来自湘乡的“憨牛”
王志坚是工笔人物画家,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湖南省美协理事、湖南省花鸟协会理事、湘潭市美协主席、齐白石纪念馆馆长。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王志坚对大自然特别迷恋,“城市太工业化了,生硬、无趣,还是农村那自然柔和的风景更贴近生活。”王志坚说。
他笔下的风景,与他童年所接触的生活相关,他的很多作品带着泥土芬芳。他爱画农村的老人、村妇和牧童,他们或织布、或牧牛、或耕作、或嬉戏;他还偏爱画牛,“在乡下生活,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就是牛了。”他爱画牛,在牛的身上,有一种坚忍的力量。在他心目中,牛是神圣的,牛是最有生命力的动物,“牛既温顺,又勤劳勇敢,我愿意为它们讴歌。”
王志坚善画牛,也以画牛著称。“我是个十足的乡里伢子,由于湘乡人骨子里霸得蛮,所以,熟悉我的人都说志坚有股牛劲。我就是一头湘乡‘牛’,也正是凭着这股牛劲,潜心画起牛来!”
最近,在距齐白石纪念馆数百米处,王志坚拥有了一个画室,他为画室取名为“憨牛堂”。
“憨牛堂”展出了数十幅作品,全部以牛为题。王志坚惯用老练、豪放的笔墨去表现牛的“隐之大善”。这些神态不同的牛中,有憨态可掬的、有奋力奔驰的、有勤耕不辍的。而从画中透出的却是画家强悍的、不畏艰苦的、不肯轻易服人的牛精神。
(本版撰文:吴啸华 张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