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产业与市场·演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2013年演出市场:在喧嚣中前行
演艺论语
首都文艺志愿者走进石景山社区
“津味相声全国行”将在京启程
龙马社入驻天桥艺术大厦
李云迪奏响古典音乐贺岁
季静独唱音乐会举办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4-01-0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艺论语

    新年档要点儿冒险意识

    一部 《天鹅湖》,赚了中国市场几十年票房。岁末年初之时,演出市场满眼“天鹅”更成了惯例。演出商双手一摊:谁让观众只认《天鹅湖》。但观众的口味,又何尝不是多年引进定势养出来的?《天鹅湖》是安全牌,尤其是新年档,本就是观众消费能量最旺盛之时,与其冒险做新剧目,不如省心省力做《天鹅湖》,好坏总能分到杯羹,大概就是演出商的集体心态。

    市场行为固然得求经济效益,但演出市场因其文化属性还要多点引领意识。除了挣钱的目标,演出商和剧院方还应承载起一份社会责任,带领观众见识体现艺术发展趋势的不同剧目,不断深入艺术之门,这,绝不是一部《天鹅湖》可以完成的。

    退一步说,年年《天鹅湖》,观众总有吃腻的一天,到时恐怕就是市场来倒逼冒险意识了。

    (来源:《解放日报》)

    交响乐团这个年关不好过

    受“节俭令”影响,国内交响乐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年关”,陷入困境。往年每到年底演出接不完,而今年几乎没有演出接。

    交响乐团如此不堪一击,业界人士分析,古典音乐承担主流文化的教益功能,受众群小,天生没有参与常态化市场竞争的能力是主要原因。另外,国内缺乏完善的高雅艺术扶持机制。在欧美地区,扶持高雅艺术发展的配套政策就比较完善。以美国为例,交响乐团属于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一系列税收扶持政策,比如一个乐团要推一部新作,首先由基金会提供资金进行委托,在著名演出场所演出,会减免场租,而演出这个作品的乐团也会享受到基金会的资金补贴。可以说,欧美古典音乐发展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扶持政策。但在国内,完善的艺术赞助扶持机制一直停留在设想阶段。因此,业界呼吁借鉴欧美国家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文化政策,为生存不易的古典音乐艺术培育土壤。

    (来源:《北京日报》)

    话剧为何热衷改编与复排

    2013年,话剧舞台上的改编、复排之作可谓不同话剧制作机构、演出团体面向市场的共同选择,像北京人艺复排了《天之骄子》、《小井胡同》、《阮玲玉》三台大戏;国家大剧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改编上演了《推拿》等。

    为什么时下的创作者如此热衷改编、复排?原创匮乏的老问题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解释。2013年《剧本》杂志第5期发表了题为《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调研报告,披露了相关部门的调研结果:创作机构、院团编剧锐减,编剧岗位虚设,编剧人员老化,编剧能力下降,戏剧剧本创作和编剧队伍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编剧的流失、优秀原创剧本的极度匮乏,已成为话剧艺术品质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然而,这似乎又不是创作者转向改编、复排的全部动因。目前话剧市场呼唤有观赏性、艺术性、话题性的作品出现,改编、复排无疑是最为稳妥、有效的方式之一。

    (来源:《工人日报》)

    (苏晓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