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毅
“往年这个时候忙不过来,如今需要营业员站在店铺门前招揽生意。”一家戏装店的老板如是说。据报道,在四川省成都市陕西街,多家戏装店的演出服定做、租借率比往年同期下降了60%以上,音响、灯光、LED屏的相关业务同样遭受“重创”。其原因之一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响应“节俭办会”号召,年终单位“春晚”或取消或大幅缩水。
针对那些花巨资请明星大腕或知名主持人前来捧场,或一连多天包下星级酒楼连吃、带玩、带住的奢华型单位内部“春晚”,缩水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正当其时。因为少数大型企事业单位或垄断企业的年终奢靡秀不但在外有碍观瞻,在内也难以得到多数员工的认可,即便一年来盈利丰厚,也不应在一场晚会上行斗富、攀比之风,让所有员工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做无谓牺牲。更为严重的是,这类单位“春晚”在形式上花样百出,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却在内容上忘记了对普通员工的感恩和言谢,或者是着墨过少。不幸的是,此类“多娱乐、少言谢”晚会基调在许多“春晚”现场普遍存在,愈加偏离单位年终聚会应有的感谢员工付出、分享发展成果、凝神聚气的精神主旨。
究其原因,被单纯定位在“有档次”“热闹”“爆笑”等关键词之上的单位“春晚”,或许从策划之初就向着“有实力的文艺演出”或“搞笑的自娱自乐”的方向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不是外请的专业演员就是单位员工自身,而领导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观众席上,往往在礼节性地与员工碰杯之后,就隔绝在员工的“春晚”之外了。
笔者认为,单位“春晚”并不在于演了什么,而在于谁在演。除少数文艺演出院团的内部“春晚”不缺艺术水准保障外,对于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来说,与其耗费巨资请“外援”、升级舞美,追求艺术呈现的上档次、有水平,不如在满足员工文艺活动需求、走上台来一展才艺的同时,让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当好“感恩言谢”版“春晚”的主角。
节俭办“春晚”,对于多数企事业单位来说,形式上的富丽堂皇大可节俭,但请别将感恩言谢一并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