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环球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在多哈延续丝路之约
新春交响音乐会在蒙古国举办
英国在线艺术拍卖将有“冷冻期”
第36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将办
流媒体服务:音乐产业的明日之星
政府补贴减少 法文博机构急推“浮动票价”




 中国文化报 >  2014-01-1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卡塔尔中国文化节:
在多哈延续丝路之约

    卡塔尔观众欣赏福建非遗展览。

    本报记者   陈  璐   文/摄

    多哈的冬季不太冷,凉爽的1月正是这个海湾城市最好的季节。身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卡塔尔的首都,又曾于2010年获得“阿拉伯文化之都”称号的多哈,如同一位生活富足而又怀揣文艺梦想的姑娘,在新旧时光的交替中,敞开胸襟等待远方的朋友为她带来五光十色的外界讯息。

    应邀赴约的中国艺术团体正是姑娘倾心等待的对象。1月9日至11日,2014卡塔尔中国文化节在多哈富有盛名的卡塔尔文化城举办,来自江苏、湖南、重庆、四川、福建五省市艺术团体的约150位中国艺术家,为当地观众带来了多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演出和展览节目。他们此行,既作为2014海外“欢乐春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在海湾地区拉开庆典序幕,也作为“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品牌活动的项目之一,践行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丝路之约”。

    波斯湾畔掀起中国文化热潮

    1月9日,多次出访海外的南京民族乐团在文化节开幕式上精彩献艺,演奏了民族交响乐《桨声灯影》、古筝独奏《战台风》等多首经典曲目;著名旅美中国钢琴家陈洁弹奏了《梁祝》等中西乐曲。优雅的东方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征服了现场观众。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热情的观众起立鼓掌长达数分钟,仍久久不愿离去。

    当晚,出席开幕式的卡王室成员、政府高官、各国驻卡外交使节、在卡华人华侨等中卡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给予演出极高评价。卡塔尔文化城经理哈立德表示,中国传统艺术是全人类的瑰宝,文化节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难得机会。“中国演员、中国服装、中国乐器,以及最纯正的中国音乐,这是阿拉伯世界所没有的。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保有自己的传统艺术,你们是伟大的!”厄瓜多尔驻卡塔尔大使激动地说。

    如果说中国民乐在卡的受欢迎程度令人惊喜,那么杂技演出的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更是情理之中。10日和11日,由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精心编排的杂技晚会让观众领略到中国杂技的高超技艺,扣人心弦却不失美感的场面、频繁的趣味互动使得全程掌声和笑声不断。

    除了剧场演出,文化城里举办的户外展演活动也精彩迭出:华灯初上,飘逸威武的长龙穿行院中,活灵活现的样子引得小朋友犹豫着伸手触碰——重庆铜梁龙舞当之无愧成为“吸睛王”,若不是举目皆见一张张“洋面孔”,那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和不时的欢呼声,真会让人以为自己身在中国某地的春节庙会。此外,福建泉州的提线木偶表演技艺高超、趣味横生,成都艺术团带来的歌舞、茶艺等节目循环上演、引人流连。来自福建和重庆的剪纸、石刻、布艺、糖画、农民版画、抛沙画等手工艺展演各具特色,民间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波斯湾畔掀起中国文化热潮,卡塔尔文化城一时间成了中国文化的海洋。

    筑巢引凤实现文化双赢

    据卡方统计,三天里,参与中国文化节活动的观众达到了14万人次。可喜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卡塔尔文化城“筑巢”、引来中国文化“金凤”的双赢故事。卡塔尔文化城始建于5年前,于2012年底正式开业。这座王室控股、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的商业化运作机构体现了政府对文化的重视,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主流文化场所和民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规模宏大的文化城需要文化软件的不断填充。借助去年中卡建交25周年的契机,中国文化部、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与卡塔尔中国城等联合促成了2014卡塔尔中国文化节的举办。文化城为中国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和资助,其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大大扩张了中华文化的“粉丝群”,优秀中国文化活动反过来又提升了文化城的人气和品质。

    叙利亚人萨姆和妻子此前就经常带孩子来文化城参加活动,收到中国文化节活动的邮件通知,从未到过中国但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的他们毫不犹豫地赶了过来。在他们手中,设计精美的宣传单上,以阿语和英语撰写的“欢迎你体验一次独一无二的旅程”格外醒目。来自美国的蒂姆一家,小儿子拿着龙形糖画轻舔,二儿子把玩手中的生肖剪纸,大女儿则坐在沙画大师对面当模特,个个不亦乐乎。“这里经常举办展览、演出,我也常去网上看看活动预告。明年我打算带孩子们去中国旅游,看,他们多喜欢中国啊!”蒂姆笑着说。

    卡塔尔有70%是外来人口,而多哈也由此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城市。中国文化节在把自己的文化魅力播撒至各族裔人群心中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介绍和展示着本国丰富的多元文化。无论是五省市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还是大屏幕上播放的中国各地形象宣传片,以及对綦江农民版画、柘荣剪纸等的详细说明,无不体现了其在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阿文化交流开启更远大旅程

    作为中卡建交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2014卡塔尔中国文化节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为在卡各国民众奉上一道精美的节日文化大餐,在当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海湾时报》等多家当地主流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2013年,中国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多部委共同组织开展的“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启动,100多项活动陆续登陆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国家。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高有祯表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具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本次文化节的举办传承了友谊、传播了中国艺术信息,并通过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卡双方关系的内涵,增进中卡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希望中国和卡塔尔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国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致力于重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辉煌,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构想。”

    在文化城国际部主任达尔·维什看来,此次合作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而这只不过是个开始。他在赴中国考察、选择活动时见识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多样文化。“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对文化城而言是首次,但我知道这只是中国文化的极少一部分。我希望未来我们的交流范围能不断扩大,完整展示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据文化部外联局亚非处副处长万铤介绍,文化城拥有十几个展厅和4个剧场,目前,后续活动与合作正在洽谈中。中卡双方致力于让文化城的中国文化活动实现常规化,力争每个时段都有规模不同的中国文化活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