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物·考古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出土竹简是否为扁鹊经典医书?
扁鹊之谜
中蒙联合考古队发现突厥祭祀遗址
“2013第三届文物保护年会”举行
河北发现清乾隆年代地契
吉林多项措施推动文保工作




 中国文化报 >  2014-01-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蒙联合考古队发现突厥祭祀遗址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国立博物馆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境内发现突厥时期的祭祀遗址。

    这项始于2005年的“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及发掘研究”项目,过去一年在蒙古国德力格尔汗山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匈奴、突厥、契丹和蒙元时期的文化遗存共10余处。

    中蒙联合考古队此次发现的突厥时期祭祀遗址,位于德力格尔汗山南麓,遗址共分布有7块石碑和2块刻花纹石板。考古人员在一块石碑上发现了突厥如尼文,碑上刻有一些特殊的符号和文字,碑文共计20行、2832字。刻花纹石板一般用于突厥祭祀遗址,专家由此推断出这个遗址可能为突厥时期的祭祀遗址。

    在突厥祭祀遗址另一侧的德力格尔汗山北坡上,考古人员发现了毕其格图石壁文字遗存。这处石壁文字刻在一座岩石西南壁较平整的断面上,共有5段,每段有4行至6行字,均为维吾尔体蒙古文,可见腾格里等字样,从字体看应属于蒙元时期的遗存。

    此外,中蒙联合考古队还在德力格尔汗山周围发现700余座青铜时代墓葬,170余座匈奴墓葬。还在一块高约3米、长5米的岩石两侧发现70余幅岩画,主要有羊、牛、马及一些特殊的符号等。

    (蒙 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