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甜蜜瞬间见证中法文化情谊
为国内演艺产品打造海外直通车
中法将办多项文化活动
纪念建交五十周年
京剧《王子复仇记》巡演智利
新加坡展出陕西遗珍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伦敦演出
北京舞蹈学院舞动热那亚




 中国文化报 >  2014-01-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国内演艺产品打造海外直通车
——记2014美国演艺出品人年会及第三届中美演艺合作研讨会

    1月10日至14日,中国文化部委托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组织来自全国7个省市的18家院团和机构,赴美参加了第57届美国演艺出品人年会(简称APAP)。作为年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与APAP联合举办了以“中美演艺合作”为主题的第三届中美演艺合作研讨会。

    这是文化部连续3年组织国内演艺行业走进APAP这个重要的国际演艺展会,也是其连续3年在美国举办相关专题研讨会,希望可以借助APAP的大平台,尝试为国内演艺行业打造更高效的直通车,为中国演艺行业创造了解行业潮流动态、牵手优秀合作伙伴的更好机会。

    因为可以与观众面对面进行情感交流,演艺行业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APAP是当今国际最重要的演艺交易会之一,也是国际演出市场的风向标,旨在为表演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场馆的管理者以及演出商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2012年之前,中国演艺机构参加APAP都是零散、自发的,2012年文化部首次尝试组织国内8家重点杂技院团和演艺企业赴美,2013年又组织了28家民营企业和转企改制院团参展。

    为推动我国优秀演艺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和研习行业先进经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组织来自北京、上海、四川、重庆、黑龙江、浙江、甘肃7个省市的18家院团及演出企业参加了本届年会,参展项目以舞蹈为主,对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剧等20余台节目进行了集中推广。展会上,各地的优秀项目按国际惯例组织了现场展演和推介会,加上在展会期间举办的研讨会,中国展团的活动已经形成了集展台洽谈、现场展演、研讨会和推介会于一体的持续性、全方位、机制化参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的中国演艺团体和机构不仅通过APAP的优秀平台很好地宣传了中国舞台艺术近年来的发展和成就,更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合作意向。据统计,本届展会中外双方总计达成13项合作意向,数量与合作模式都有所提升。其中走出去项目6项,包括北京9当代舞团于2015年1月至3月赴佛罗里达剧场演出,上海绛州鼓乐团2014年赴法国、西班牙巡演,上海锦辉剧社2014年10月赴美巡演《盗墓笔记》,上海民营鼓乐团2014年赴美巡演,上海“海上雅乐”2014年赴美巡演,上海梦陶剧社京腔儿童剧《少年中国梦》赴美国八大名校巡演。此外还有引进项目4项、中外联合制作推广项目2项,促成外方代理中方海外演出事务1项。

    作为每年参加APAP的固定和重点项目之一,“舞台上的中国——2014第三届中美演艺合作研讨会”也在展会期间举办。与以往研讨会不同,本届研讨会突破了由中方主办的局限,主动邀请APAP联合主办,将研讨会纳入美方整体活动框架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本届研讨会秉承一贯的务实风格,对中国演艺行业走出去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本”与“观众”是制约中美双方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的难题。长年从事中美文化交流的美中文化协会董事长杨雪兰在研讨会上就将文化产品拿到国外后如何解决观众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演出作品走入彼此国家的市场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即引入外来人才,共同制作,联合推广。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王燕生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国故事应有国际表达,要从创作阶段就体现出中美合作,并将这种新的合作模式推而广之。

    走出去的渠道问题也是与会专家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来看,国内多数演艺机构对国际行业现状及渠道仍不太了解,中国演艺产品仍未能建立起畅通的国际销售渠道。曾多次邀请中国现代舞团赴美演出的乔伊斯剧院基金会节目部主任马丁表示,作为演出商,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的中国作品,以此来判断哪些节目会在美国受到欢迎,并努力弥合文化间的差异。旅美知名舞蹈家沈伟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顾问白曦则强调产品创作者要与演出商建立长期联系,在创作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内容、成本、市场、观众等要素。(本报记者 宋佳烜 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